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经络考:脾足太阴之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踝,湖瓦切)

此言脾经脉之行,乃为第四经也。核骨,一作 骨(俗之孤拐)。足根后两旁起骨为踝骨,腓腹为 ,髀内为股,脐上为腹。咽以咽物,居喉之前,至胃长一尺六寸,为胃之系。舌本,舌根也。足太阴起大趾端之隐白穴,受足阳明之交也,循大趾内侧白肉际大都穴,过核骨后,历太白、公孙、商丘,上内踝前廉之三阴交,又上 内,循 骨后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阴之前,www.med126.com至地机、阴陵泉,上循膝股前廉之血海、箕门,迤逦入腹,经冲门、府舍,会中极、关元;复循腹结、大横,会下脘,历腹哀,过日月、期门之分,循本经之里,下至中脘之际,以属脾络胃,又由腹哀上膈,循食窦、天溪、www.med126.com胸乡、周荣曲折而下至大包,又自大包外曲折向上会中府,上行人迎之里,挟喉,连舌本,散舌下而终;其支行者,由腹哀别行,再从胃部中脘穴之外,上膈,注于膻中之里,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阴心经也。及其动穴验病,则为舌本强等症者,随其部分而应之也。

足太阴脾经图

足太阴脾经图(缺)

《难经》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本藏》篇云∶脾小则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 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 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又云∶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脾经诸穴歌

足太阴脾中洲,二十一穴隐白游,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而漏谷地机可即,步阴凌之泉而血海箕门是求,入冲门兮府舍轩豁,解腹结兮大横优游,腹哀食窦兮接天溪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又分寸歌

大趾端内侧隐白,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内踝微前陷,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机朝。膝下内侧阴陵泉(与阳陵泉相对),血海膝膑上内廉,箕门穴在鱼腹取,动脉应手越筋间。冲门期下尺五分(期门,肝经穴,巨阙旁四寸五分。巨阙,任脉穴,脐上六寸五分),府舍期下九寸看,腹结期下六寸入,大横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门肝经穴道现,巨阙之旁四寸五,却连脾穴休胡乱。自此以上食窦穴,天溪胸乡周荣贯,相去寸六无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换(肺穴),大包腋下有六寸,渊腋腋下三寸半(渊腋,胆经穴,腋下三寸与脾大包穴相连)。

愚按∶马玄台曰∶中府,肺穴也。周荣、胸乡、天溪、食窦,脾经穴也。期门,肝经穴也。肝经之下有脾经之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诸穴,则中行开四寸五分。三经之穴,上下相连,左右共四十二穴。

足太阴脾经之图(缺)

相关文章
 手掌上的青色纹理
 骨痹
 四逆汤”才是真正的保健品!请问大家何为此
 表里虚实寒热辨
 气爽丹(《石室秘录》卷一)
 女儿嘴肿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