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侣山堂类辩:往来寒热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辨脉篇》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www.med126.com/sanji/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夫脏脉为阴,腑脉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荣为阴,卫为阳;内为阴,外为阳。此所言阴阳者,非此之谓也,乃阴阳之气耳!阴阳之气者,先天之水火也。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热。无形之气,曰阴曰阳;有形之征,曰水曰火。阴阳气交,是为平人。乘于脉中,则为往来寒热矣。故始曰阴脉,曰阳脉,复曰寸口,曰尺脉,曰阴气,曰阳气,曰阴中,曰阳中,谓阴阳之气相乘,入于脉中而见于寸尺也。盖以寸尺分阴阳www.med126.com/kuaiji/,非脏脉为阴脉,腑脉为阳脉也;又非谓内络于脏腑者为阴脉,外络于形身者为阳脉也。中脉中也,阴中、阳中者,谓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故曰上入下陷也。此阴阳之气,乘于脉中,而为寒为热,非脉中之血虚,故曰阳脉浮、阴脉弱者,则为血虚也。血虚则筋急者,谓血行脉中,渗于脉外,肝脏所主,而血自有阴阳之分也。(脉内为阴,脉外为阳。)荣气微者,其脉沉,卫气衰者,其脉浮。谓阴阳相乘者,见寸口脉微,尺中脉弱,非荣卫之为阴阳,而脉之浮沉也。如烧针则血流不行者,谓血随荣转,非随阴阳之气而往来也。更发热而躁烦者,谓荣气之生于阳明,而主于心、肾也。烧针之火气伤阳明则发热,伤心、肾则躁烦。此言荣血生于后天水谷之精,阴阳本于先天水火之气,乃阴阳之气乘于脉中,而为寒为热,非荣血之为寒热也。男玉师曰∶何以治之?曰∶金匮肾气丸为主方,配四物以养血。

相关文章
 朋友儿子的拔罐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风
 泽兰属
 (转帖)学中医,有捷径
 麻当分天时第十三
 讨论贴:河北深州七旬老汉患上怪病 一躺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