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六因条辨:伤风条辨七条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伤风条辨第一

伤风头痛恶寒,鼻塞声重,嚏涕无汗,此暴感寒疫。宜用苏叶白芷前胡桑皮桔梗薄荷橘红枳壳等味,苦辛温解也。

风必兼寒,先伤乎肺,肺脏空虚,形如愚盘,风寒蚀之,则清肃不行,而气不宣化,故鼻塞声重。其头痛恶寒无汗者,以太阴为肺之外卫。暴感之状,虽与伤寒相同,但始终在肺,并无传变为异。故《内经》所谓,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也。初起宜苏叶、白芷、薄荷、前胡辛以泄其卫,桑皮、橘红、积壳、桔梗苦以降其逆。正(内经)所谓:肺苦气上逆,即食苦以泄之也。

伤风条辨第二

伤风汗出,头痛已减,犹然鼻塞声重,咳嗽多痰,此寒邪袭肺。宜用苏梗、前胡、杏仁、象贝、桑皮、地骨皮橘皮枇杷叶等味,宣肺透邪也。

此风邪已散,寒气犹留,若非疏散,恐生他患。故以苏梗,前胡、杏仁降气,桑皮、地骨泄肺,橘皮、象贝消痰,枇杷叶清气,是邪在上焦,药用轻浮,恰到肺位也宜矣。

伤风条辨第三

伤风鼻气重浊,喘逆痰嘶,胸肋板痛,此寒与饮结,内阻肺络。宜用苏子、前胡、桑皮、杏仁、橘红、半夏茯苓旋复花、枇杷叶等味,降气撤饮也。

鼻塞重浊,肺失清肃,喘咳胸板,宿饮内结。夫饮为阴邪,因寒则动,内阻肺络,外袭皮毛,茍非内撤饮邪,外疏风寒,则何可两解!故宜苏子、前胡、桑皮、杏仁开肺降逆,法半夏、茯苓、旋复花、橘红涤饮和胃,俾肺气开而寒饮化,则病渐解也。

伤风条辨第四

www.med126.com伤风鼻塞声重,头痛目疼,鼻流秽水,此风邪入脑。宜用辛夷散加杏仁、桑皮、苦丁茶等味,清肺泄热也。

肺悬上焦,气禀清肃,为五脏之长,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风为阳邪,性亦轻虚,专伤上焦。(内经)所谓清邪中上也。盖邪既中上,必先入肺,肺被邪侵,则熏蒸化火,上乘入脑,消烁脑脂,从鼻而下,化为秽涕,非徒清肺等药可解者也。须藉辛夷、篙本、白芷、防风升麻者,以轻浮上升,而能搜剔风热也。更佐杏仁、桑皮以泻肺热,木通苦丁茶以利胃湿,则声可清而脑可撤也。

伤风条辨第五

伤风咳不止;肋痛痰血,鼻息欠利,此热逼动络。宜用苇茎汤合旋复花汤加苏子、地骨皮、枇杷叶等味,降气和络也。

风寒入肺,久必化热!肺气不清,则鼻息欠利;热逼肺络,则咳痰带血。此时不可以见血而遽头滋补,误延损祛之途。最宜苇茎,地骨以清热,薏仁、蒌皮以润肺,苏子、旋复花以降气,新绛,仁以和血,俾气血两清,而无过偏之

伤风条辨第六

伤风咳剧欲呕,鼻不闻臭,此肺邪传胃。宜用泻白散合小半夏汤加陈皮、茯苓、粳米等味,清肺和胃也。

伤风虽解,遗邪未尽,必传于胃,故咳而欲呕,(内经)所谓胃咳也。且鼻不闻臭,肺犹未清。故用桑皮、地骨、杏仁清肺,半夏、茯苓、橘皮、生通胃,甘草、粳米两和肺胃之阴也。

伤风条辨第七

伤风头痛,发热恶寒,咳痰带血,而忽加喘促汗淋,脉虚如数者,其人肾阴素亏,而正不胜邪也。宜用熟地茯神麦冬桑叶、杏仁、川贝、地骨皮、鲜玉竹牛膝车前、枇杷叶、清等味,镇逆化邪也。

凡情欲不节,则肾水先亏,操劳过度,则阳气疏泄。若再感风,则正不胜邪。故初起虽有头痛发热恶寒之表症,忽而大汗淋漓,遂致阳随汗泄,肾真亦越,呼吸气促,将脱之兆以着。斯时纵有微邪,难与疏散。急宜熟地、茯神填下焦,麦冬、玉竹清虚热,杏仁、川贝肃肺气,车前、牛膝驱下焦之浊饮,桑叶、地骨泄上焦之余邪,再审其邪已尽泄,则用黄祗、五味敛之,气逆不返,更加青铅镇之。至汗多气喘,脉软肢冷,www.med126.com/Article/表证既无,乃气脱之候。即于前药中去桑叶、枇杷叶,加五味、黄祗、淡附、牡蛎,大剂频迸,或可挽回也。喻嘉言(寓意草)中,伤风亦有载阳之症,则先得我心之同然也。

相关文章
 幼幼汇集(上)\ 急惊风候第十四
 常山苗
 胡麻延寿丹(《扶寿精方》。)
 [原创]简单足部自我保健按摩
 沉香煎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咯血衄血嗽血三十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