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温热暑疫全书: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www.med126.com/wsj/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阳明.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利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www.med126.com/job/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人参甘温补之为君.甘草橘皮当归甘辛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苦辛寒.借其气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

相关文章
 本草纲目拾遗 卷八 诸蔬部 上课笔记
 黄耆散(《圣惠》卷八十三。)
 静功妙药醒语
 发烧已经退烧,但是胸口喘气很热,鼻子不通气
 血轮虚热
 转贴:(原创)末学自己的素食的真实体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