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李骘教授针刺治疗诸气为病的选穴与手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摘自:临床医学资料网 www。linchuangyixue。com。cn


名医经验
吾师李骘教授从事医疗、教学近40年,其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在研究古今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逐
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临床取穴特点及手法上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笔者在从师学习过程中,领
悟到导师在坚持辨证施治原则基础上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对诸气为病的治疗,其选穴与手法
尤具特点,常有立竿见影之效,现仅就治疗诸气为病的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1 酌选上、中、下
“气海”,擅治诸气之为病《内经·举痛论》云:“百病皆生于气。”李老师认为,宇宙之本质
即是“气”,一分为二即是阴阳,合二而一即一气也。人的生命过程即气化过程,而针刺中的行
针得气、行气、调气、导气无非是调节人体气机的平衡,以祛病延年。气之所归、所聚、所会
及其根源者,似包容万物广阔无垠的大海,所以在治疗“气”病时便可取“气海”,而所谓“气
海”者,李老师认为,涵义极广,并非单指脐下之气海一穴而言,就其功能作用及生理意义而言可
分为上气海、中气海与下气海。上气海:即膻中。《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膻中者为气之
海”,此膻中,系指胸中而言,“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而《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所以导
师认为膻中称“气海”者,是指宗气之海。又膻中为心主之宫城也,是指心包部位而言,因本穴
部位正应心包外围,故名膻中。《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膻中为臣使之官,犹如宦竖之类”
。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宗气,亦称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
部之气均来填补,犹如诸侯之勤王会师者。因“诸气有时来会”,所以膻中穴为“气会”
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因其位在上焦,又称“上气海”,《针灸大成》列此穴为禁针,李老
师认为实证可浅刺,虚证可灸。在临床治疗中常由鸠尾刺向膻中。中气海:即中脘。脘者管也,
胃之内腔。本穴应对胃中,即脘中之意,因胃与之对应,故是胃之募穴。《灵枢·海论》曰:“胃
者,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又六气皆成于五谷精微
之气,而胃纳五谷,故胃为六气之大海也。《灵枢·营卫生会篇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
焦之下,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
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卫者精气也”。所以胃募中脘者,实为“精气之海也”。又六腑皆
传化物而不藏者,满而不能实,所以后天之本的胃,是最关键的,腑气由胃使然。中脘又为腑会,
可治一切胃病,亦可并调六腑之气,因其位于中焦,导师称之“中气海”。下气海:即气海。本穴
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本,气海处不吸引,则中气不能下达于脐下,腹式呼吸全赖气海鼓
盈,乃有吐纳,为大气所归,百川汇海,故名气海。李老师认为本穴能助全身百脉流通,气为血之
帅,凡人身之气息升降失调,皆可取之。因其位于下焦,亦称“下气海”。在临床上治疗“气”
病时,李老师通常酌选上、中、下“气海”,而尤重于气海一穴,因气海又名丹田或丹灶,为气之
海,生发元气,蒸动气化,以助运化之机,能通任脉,温补下元,又可益气固本。能宣通涩滞,使升
降复其常度,消除郁结与气逆上冲所致之各种症状;佐以中脘可调中州之气,补可升提,泻可降逆
;佐以膻中,宽胸解
郁,开发上焦。同时李老师认为也可酌情选配血海、三阴交、关元、太冲等穴,以提高理气活血
、调经、通滞止痛之效。2 强调气至而有效,注重针刺之手法李老师认为治疗之关键,是气至而
有效,而施针之关键是用手法控制感传,使“气趋病所”乃至“气至病所”,所以导师讲:在针刺
时,可不考虑经脉走向之顺逆。如陷下之病,当使气升举,则令针感上行;逆气上冲之病,当使气
顺降,则令针感下行;若气滞不通之疾,则令针感上下贯通,以取疏通之意;若气虚不收之证,则取
局部穴针之,使针感驻于针下,产生沉紧涩滞之收缩感,以取固摄之意。在控制感传方向上,李老
师通常有四法:探刺,即古人“苍探穴”之法。针入皮下后,使针尖向前后左右诸方向探刺,试
求得气,倘得气后感传之方向恰趋病所时,则继用捻转、振颤等催气手法加强感传,以达到“气
至病所”之目的。闭后,即欲令之上,先闭其下;欲令其下,先闭其上,充分发挥押手的作用。具
体做法是把针尖提至皮下,用押手将不欲传的方向切住,刺手再重新下针,针感则易向无阻碍的
方向传导。反搓,即反搓针之法。倘拇前捻转,针感向某方向传时,立即将拇指向后搓,则针感即
向反方向传导。如此控制感传方向,反复操作,必然成功。封固,即用押手之拇食两指叉开3寸许
,先同时压住穴位上下之径路,然后刺手进针,得气后呈沉胀紧涩感驻于穴位局部,不向远处传导
,此处可反复进行提插、捻转以加强局部的针感。李老师认为针治诸气为病,手法至关重要,除
掌握常用补泻手法外,其关键是控制循经感传。如气海之感传,上可达胃脘,下可至会阴,根据需
要,宜升宜降,全凭手法控制,为求气至病所。《素问·调经论》云:“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
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即是对气至病所的要求。而只有取穴与手技熟练结合,针感才能按所要
求方向循行,如果不注意手法操作,疗效往往不会理想。
3 典型病例3.1 不寐王××,女,50岁。1997年4月4日初诊。主诉:失眠6年。因思虑操劳过度,
经常入睡不安,多梦少眠。平时遇事易惊恐,心悸气短,头晕,腹胀泄泻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缓,
诊为不寐(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处方:膻中、中脘、气海。操作方法:用3寸
针从鸠尾穴刺入,然后徐徐透向膻中,得气后进行捻转,使膻中穴周及胸部产生沉胀感由局部扩
散;再执3寸针捻转刺入中脘及气海,其中中脘得气后呈沉胀紧涩感,此时患者感到似有重物压在
胃口,气海得气后针感向下感传至前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5次后,能入睡,且睡
眠时间渐延长,10诊后,失眠及伴随症状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按:此病系思虑劳倦,内伤
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化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神无所养,心神不宁
而致不寐。故取鸠尾透气会膻中,以宽胸解郁,宁心安神。中脘补后天,气海益先天,二穴相配可
疏理脾胃,调畅气机。三穴合用,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功效。3.2 顽固性呃逆李××,男,
52岁,干部,1997年6月16日初诊。主诉:连续打嗝4昼夜不止。因突发打嗝,已连续4昼夜不止,曾
用各种镇静药物皆无效,终日不眠不食,稍睡亦因呃逆致醒。症见抬肩引颈,呃声频作,其音沉长
高亢,约4次/分以上,语句常因呃逆中断,面色萎黄,神态疲惫,舌赤无苔,胸透及B超未见异常,脉
弦数无力。诊为顽固性呃逆(胃气上逆)。治以理气止呃,顺气降逆。取穴:中脘、气海。操作:
押手按定中脘穴,刺手执3寸针捻转刺入1寸后,将针徐徐按入2.5寸深,令患者觉得胸腹部有沉重
下压感,似觉呼吸困难,并有气感下行向小腹部;再执3寸针刺入气海穴2.5寸,针感下传至小腹及
中极,呃逆即止。3小时后复发呃逆如初,翌日以同法再针,又即止,再复发间隔时间延长,呃声减
弱,连续针治4次,呃逆终止。随访3个月未见复
发。按:呃逆即经曰之哕证,因脾胃阳虚或肝肾阴虚,寒热二气相搏,使中焦或下焦气逆上冲,出
口作声而成。中脘穴是胃之募,腑之会,关乎后天之本的胃气,且位居中焦,故能理气止哕;气海
穴者,位居下焦,与肺气相关,又通肾气,为腹部纳气之根本,可调理气机之升降。呃逆之源,在于
中、下焦气逆上冲出口作声使然,故取中脘、气海二穴,用手法控制感传,疏之通之,使之气顺而
止呃。3.3 胃下垂徐×,男,25岁,干部,1997年9月2日初诊。主诉:食后腹胀、吞酸半年。患者
胃脘胀痛,并有吞酸,空腹尤甚,X线透视:空腹服钡餐250ml后,见胃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下7cm。
症见神志清醒,形瘦,体修长,苔白薄,脉缓无力。诊断为胃下垂(中气下陷型),治以升阳益气。
取穴:中脘、气海。操作:取3寸针刺入中脘穴,得气后,使之有沉胀紧缩感在局部停住不传;再用
3寸针刺气海穴,得气后,令有自下而上的顶胀感到达中脘部,患者自述有欲呕的恶心感。每日


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钡餐透视:见胃角切迹平髂嵴连线,胃呈无力型,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按:祖国医学认为胃下垂一症皆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因脾为
生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气健则气血化生充足而脏器升举。如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日久可致脾气不升,脏器不举而致下垂。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之会;气海为足三阴与任脉交
会穴,二穴搭配,具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之功。4 小结人体之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气
机环转畅通,则阴阳平和,生机盎然。若寒炅发于外,或七情动于内,气有所逆,皆为生病之由。
如寒凝气壅而发诸痛;厥逆之气反上则痛且呕;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中气虚则陷下等。李骘老师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针调三焦气穴,控制感传之法,治疗诸气为病,总结出独特的选穴与手法。临
床上辨证施针,既可单穴使用,又可配伍成方,宜继承应用,推而广之。


-----------
原帖由 中医顽童 于 2007/3/10 20:46 发表
李骘教授针刺治疗诸气为病的选穴与手法

摘自:临床医学资料网 www。linchuangyixue。com。cn


名医经验
吾师李骘教授从事医疗、教学近40年,其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在研究古今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临床取穴特点及手法上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笔者在从师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导师在坚持辨证施治原则基础上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尤其对诸气为病的治疗,其选穴与手法尤具特点,常有立竿见影之效,现仅就治疗诸气为病的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1 酌选上、中、下“气海”,擅治诸气之为病《内经·举痛论》云:“百病皆生于气。”李老师认为,宇宙之本质即是“气”,一分为二即是阴阳,合二而一即一气也。人的生命过程即气化过程,而针刺中的行针得气、行气、调气、导气无非是调节人体气机的平衡,以祛病延年。气之所归、所聚、所会及其根源者,似包容万物广阔无垠的大海,所以在治疗“气”病时便可取“气海”,而所谓“气海”者,李老师认为,涵义极广,并非单指脐下之气海一穴而言,就其功能作用及生理意义而言可分为上气海、中气海与下气海。上气海:即膻中。《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此膻中,系指胸中而言,“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而《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所以导师认为膻中称“气海”者,是指宗气之海。又膻中为心主之宫城也,是指心包部位而言,因本穴部位正应心包外围,故名膻中。《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膻中为臣使之官,犹如宦竖之类”。

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宗气,亦称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如诸侯之勤王会师者。因“诸气有时来会”,所以膻中穴为“气会”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因其位在上焦,又称“上气海”,《针灸大成》列此穴为禁针,李老师认为实证可浅刺,虚证可灸。在临床治疗中常由鸠尾刺向膻中。中气海:即中脘。脘者管也,胃之内腔。本穴应对胃中,即脘中之意,因胃与之对应,故是胃之募穴。《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又六气皆成于五谷精微之气,而胃纳五谷,故胃为六气之大海也。《灵枢·营卫生会篇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下,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卫者精气也”。所以胃募中脘者,实为“精气之海也”。又六腑皆传化物而不藏者,满而不能实,所以后天之本的胃,是最关键的,腑气由胃使然。中脘又为腑会,可治一切胃病,亦可并调六腑之气,因其位于中焦,导师称之“中气海”。下气海:即气海。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本,气海处不吸引,则中气不能下达于脐下,腹式呼吸全赖气海鼓盈,乃有吐纳,为大气所归,百川汇海,故名气海。李老师认为本穴能助全身百脉流通,气为血之帅,凡人身之气息升降失调,皆可取之。因其位于下焦,亦称“下气海”。在临床上治疗“气”病时,李老师通常酌选上、中、下“气海”,而尤重于气海一穴,因气海又名丹田或丹灶,为气之海,生发元气,蒸动气化,以助运化之机,能通任脉,温补下元,又可益气固本。能宣通涩滞,使升降复其常度,消除郁结与气逆上冲所致之各种症状;佐以中脘可调中州之气,补可升提,泻可降逆
;佐以膻中,宽胸解郁,开发上焦。同时李老师认为也可酌情选配血海、三阴交、关元、太冲等穴,以提高理气活血、调经、通滞止痛之效。

2 强调气至而有效,注重针刺之手法李老师认为治疗之关键,是气至而有效,而施针之关键是用手法控制感传,使“气趋病所”乃至“气至病所”,所以导师讲:在针刺时,可不考虑经脉走向之顺逆。如陷下之病,当使气升举,则令针感上行;逆气上冲之病,当使气
降,则令针感下行;若气滞不通之疾,则令针感上下贯通,以取疏通之意;若气虚不收之证,则取部穴针之,使针感驻于针下,产生沉紧涩滞之收缩感,以取固摄之意。在控制感传方向上,李老师通常有四法:探刺,即古人“苍龟探穴”之法。针入皮下后,使针尖向前后左右诸方向探刺,试得气,倘得气后感传之方向恰趋病所时,则继用捻转、振颤等催气手法加强感传,以达到“气至病所”之目的。闭后,即欲令之上,先闭其下;欲令其下,先闭其上,充分发挥押手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把针尖提至皮下,用押手将不欲传的方向切住,刺手再重新下针,针感则易向无阻碍的方向传导。反搓,即反搓针之法。倘拇前捻转,针感向某方向传时,立即将拇指向后搓,则针感即向反方向传导。如此控制感传方向,反复操作,必然成功。封固,即用押手之拇食两指叉开3寸许,先同时压住穴位上下之径路,然后刺手进针,得气后呈沉胀紧涩感驻于穴位局部,不向远处传导,此处可反复进行提插、捻转以加强局部的针感。李老师认为针治诸气为病,手法至关重要,除掌握常用补泻手法外,其关键是控制循经感传。如气海之感传,上可达胃脘,下可至会阴,根据需要,宜升宜降,全凭手法控制,为求气至病所。《素问·调经论》云:“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即是对气至病所的要求。而只有取穴与手技熟练结合,针感才能按所要求方向循行,如果不注意手法操作,疗效往往不会理想。

3 典型病例3.1 不寐王××,女,50岁。1997年4月4日初诊。主诉:失眠6年。因思虑操劳过度,经常入睡不安,多梦少眠。平时遇事易惊恐,心悸气短,头晕,腹胀泄泻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缓,诊为不寐(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处方:膻中、中脘、气海。操作方法:用3寸针从鸠尾穴刺入,然后徐徐透向膻中,得气后进行捻转,使膻中穴周及胸部产生沉胀感由局部扩散;再执3寸针捻转刺入中脘及气海,其中中脘得气后呈沉胀紧涩感,此时患者感到似有重物压在胃口,气海得气后针感向下感传至前阴。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5次后,能入睡,且睡眠时间渐延长,10诊后,失眠及伴随症状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按:此病系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化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神无所养,心神不宁而致不寐。故取鸠尾透气会膻中,以宽胸解郁,宁心安神。中脘补后天,气海益先天,二穴相配可疏理脾胃,调畅气机。三穴合用,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功效。3.2 顽固性呃逆李××,男,52岁,干部,1997年6月16日初诊。主诉:连续打嗝4昼夜不止。因突发打嗝,已连续4昼夜不止,曾用各种镇静药物皆无效,终日不眠不食,稍睡亦因呃逆致醒。症见抬肩引颈,呃声频作,其音沉长高亢,约4次/分以上,语句常因呃逆中断,面色萎黄,神态疲惫,舌赤无苔,胸透及B超未见异常,脉弦数无力。诊为顽固性呃逆(胃气上逆)。治以理气止呃,顺气降逆。取穴:中脘、气海。操作:押手按定中脘穴,刺手执3寸针捻转刺入1寸后,将针徐徐按入2.5寸深,令患者觉得胸腹部有沉重下压感,似觉呼吸困难,并有气感下行向小腹部;再执3寸针刺入气海穴2.5寸,针感下传至小腹及中极,呃逆即止。3小时后复发呃逆如初,翌日以同法再针,又即止,再复发间隔时间延长,呃声减弱,连续针治4次,呃逆终止。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按:呃逆即经曰之哕证,因脾胃阳虚或肝肾阴虚,寒热二气相搏,使中焦或下焦气逆上冲,出口作声而成。中脘穴是胃之募,腑之会,关乎后天之本的胃气,且位居中焦,故能理气止哕;气海穴者,位居下焦,与肺气相关,又通肾气,为腹部纳气之根本,可调理气机之升降。呃逆之源,在于中、下焦气逆上冲出口作声使然,故取中脘、气海二穴,用手法控制感传,疏之通之,使之气顺而止呃。3.3 胃下垂徐×,男,25岁,干部,1997年9月2日初诊。主诉:食后腹胀、吞酸半年。患者胃脘胀痛,并有吞酸,空腹尤甚,X线透视:空腹服钡餐250ml后,见胃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下7cm。症见神志清醒,形瘦,体修长,苔白薄,脉缓无力。诊断为胃下垂(中气下陷型),治以升阳益气。

取穴:中脘、气海。操作:取3寸针刺入中脘穴,得气后,使之有沉胀紧缩感在局部停住不传;再用3寸针刺气海穴,得气后,令有自下而上的顶胀感到达中脘部,患者自述有欲呕的恶心感。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钡餐透视:见胃角切迹平髂嵴连线,胃呈无力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按:祖国医学认为胃下垂一症皆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因脾为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气健则气血化生充足而脏器升举。如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日久可致脾气不升,脏器不举而致下垂。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之会;气海为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二穴搭配,具有补中益气、升提举陷之功。4 小结人体之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气机环转畅通,则阴阳平和,生机盎然。若寒炅发于外,或七情动于内,气有所逆,皆为生病之由。

如寒凝气壅而发诸痛;厥逆之气反上则痛且呕;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中气虚则陷下等。李骘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针调三焦气穴,控制感传之法,治疗诸气为病,总结出独特的选穴与手法。临床上辨证施针,既可单穴使用,又可配伍成方,宜继承应用,推而广之。

謝謝轉貼,請編輯一下。

辛苦了。
-----------收下慢慢看,学着自己治。
-----------多谢楼主提供。
相关文章
 我看的针灸专家,他的理念和这里不同,怎么办
 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使用说明书
 气管异物
 丁香散(《圣惠》卷九十三)
 四和汤
 清热除蒸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