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浅议藿香正气散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和剂局方》既载有藿香正气散,也载有平胃散与二陈汤。平胃散、二陈汤之组成、结构非常严谨。藿香正气散是在上述两方相合之基础上,又加了五味中药,并去苍术乌梅加土炒白术而成。按照由简而繁之发展规律来看,上述3方,应该是先有平胃散、二陈汤,然后才有藿香正气散。兹浅析如下。
  平胃散:由苍术12g,厚朴陈皮、生各9g,甘草3g,大枣4枚组成。方中苍术苦温,能迅速除湿,湿去则脾气自然健运,故为方中之君药;厚朴苦温辛燥,擅长除湿消胀,故与苍术相伍,则能燥湿理气,并令脾气不失其司,故为方中之臣药;陈皮苦辛温,以其能理气和胃,化痰祛湿,故可助脾胃之运纳,因此,应为使药。所以又用姜、枣者,以增强调和脾胃之功效也。诸药合之,故具有除湿散满,调和脾胃之功效,并为一治疗中焦湿阻之良方。基于上述,故本方可用来治疗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肢体倦怠、苔白腻、脉濡缓等。
  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各12g,甘草3g,生姜、乌梅各9g组成。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中止呕;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降胃气,除痰湿,乌梅敛痰生津,并防止药燥伤津液;甘草调中补土,故上药合之,为燥湿化痰之佳剂。基于上述,所以此方可用来治疗湿盛痰凝引起的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咳嗽痰多、易于咯出及头晕心悸、苔白厚、脉滑等。
  藿香正气散:在上两方之基础上,去掉苍术、乌梅,加土炒白术、藿香、紫苏、桔梗白芷大腹皮各9g,即为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芳香辛温理气,以宣通内外之气机,化湿和中,以止呕止泻,消胀止痛;土炒白术健脾除湿;紫苏、白芷、桔梗以解在外之邪,开肺气以通调水湿;陈皮、厚朴、大腹皮以燥湿健脾,消胀除满,;又用二陈汤去乌梅者,行气燥湿,化痰止呕也。故上药合之,则可共奏解表和中,理气化湿之功效。基于上述,故临床上藿香正气散多用来治疗下述诸种病症。
  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身作痛,无汗,鼻塞清涕,或外感风湿,头重如裹,一身酸痛而沉,转侧不利,又内挟中焦湿滞而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苔白腻,脉浮滑或浮濡数者,应发散风寒与风湿,化湿浊,畅气机,和脾胃。用藿香正气散治之,均可取得满意之效。
  初到异地,不久即感不适,或头昏而闷,饮食纳少,欲吐不吐,厌油,或腹胀腹痛,大便稀溏,日1~2次,苔均白滑或白厚,脉缓濡或滑,且数日不解者,为水土不服也。缘由湿浊中阻,升降失司使然。当和中化湿,宣展气机。用藿香正气散去白术、紫苏、大腹皮加苏梗、苍术、草蔻、佩兰各9g,数剂即效。
  人在高山丛林之中,感受山岗瘴气而突然发生头部胀闷,腹痛,或吐或泻,苔白滑,脉沉濡,或在秽浊不堪的环境之中,骤然出现头面发青,昏不知人,手足厥冷,皆湿浊使然也。前者宜用藿香正气散化湿和中,交通上下,后者宜先用开窍之药,待病人清醒后,再用藿香正气散宣通内外,芳香化湿,则皆可收到速效。
  疟发之时,一身尽疼,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苔白滑或腻,脉弦缓或濡者,湿疟也。因感山岗瘅气而证见时寒时热,一身沉重,苔白滑,脉弦滑者,瘅疟也。其治均宜化湿截疟。用藿香正气散去紫苏、大腹皮加柴胡18g,黄芩12g治之,必获著效。
  卒然脘腹胀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腹中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若吐利腥秽,上下所出之水澄彻清冷,四肢厥冷,不喜饮水,苔白滑,脉沉而迟者,为寒湿所致之霍乱也。前者应先用盐水探吐,吐后即用藿香正气散调理之;后者应祛寒化湿,用藿香正气去紫苏、白芷、大腹皮,加肉桂吴茱萸各9g治之,甚验。
  暑湿犯及肌肤、胃腑,证见发热,微寒风寒,呕吐纳呆,脘腹作胀,身重肢困,口中甜腻,或大便稀溏,苔白滑者,暑轻湿重也。其治应化湿为主,祛暑为辅。用藿香正气散原方或加香薷扁豆治之,其效颇佳。
  寒湿犯及中焦致泻下清稀,甚则如水样,肠鸣,时而腹痛,自觉腹中有冷感,苔白舌质淡,无论是否兼有外感风寒之证,用藿香正气散治之,皆可获得捷效。
  下白痢而又带有稀黄,或纯泻清稀之便,腹痛或不痛,胸膈胀闷,食少嗳气,苔腻色白,脉濡缓或濡弱者,寒湿所致之泻痢也。用藿香正气散芳香化湿,健脾除湿,温燥寒湿,宣肺利膈,则必收良好之效。
  有的人一乘车船,即发生头昏胀闷,恶心呕吐,且用诸药预防,效果均不理想。若改用藿香正气散,在上车船前半小时服,或发作时服,可收到明显之效。
  总之,藿香正气散为化湿除痰、消饮疏表之剂。现多用来治疗胃肠感冒、夏季感冒、流行性感冒。随证化裁,还可用来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胰腺炎、妊娠恶阻而证属湿浊阻滞中焦者,效果也非常好。
相关文章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治症瘕灸法
 慢性盆腔炎
 学习中医之中的疑惑与迷茫请大家指教
 助气解麻汤(《辨证录》卷二)
 胶地寄生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