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婴童百问:伤食泻第六十八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汤氏云∶凡此泻,不宜便补,先用消食药,或用紫霜丸取其积尽,然后可补。经云∶食泻重,当取疳,虚用补虚。

治食泻与香橘饼子,加减观音散、调中汤散以意加减。凡伤食泻,不可即止,宜节饮食,当用进食丸取下食积令尽,次以钱氏加减益黄散,只一服可止,此乃切要治法,然后异功散、四君子汤调理,必取全安。有腹中雷鸣下利者,生泻心汤主之。如冷积酿泻,用香朴散止之。白术散以和气调胃,调中散、保安丸能止伤食泻,感应丸、沉香煎、三棱丸皆可服。

紫霜丸 见第三问。

香橘饼 治伤冷泻利。

木香 青皮(炒) 陈www.med126.com/zhuyuan/皮(各一钱) 川浓朴(www.med126.com/rencai/姜汁炒) 神曲(炒) 麦芽(炒、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为饼,紫苏米饮调下。

全蝎观音散 止吐泻、截虚风。

黄 (蜜炙) 人参(去芦) 木香 大粉草(炙) 石莲(去心) 扁豆(炒黄、各一两) 白芷(七钱) 白茯苓(去皮、一两) 全蝎(七钱) 羌活(八钱) 防风(八钱、去芦) 天麻(八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加姜枣煎。

调中散 治伤食泻,凡此泻不宜便补,先用食药,或紫霜丸取其积尽,然后可补。经云∶食泻重、当取疳,虚用补虚,良医明妙理,何虑疾难除。

人参(去芦) 白茯苓 白术(炒) 木香 干姜(炮) 藿香叶 香附子(炒、去毛) 砂仁(炒) 甘草(炙)丁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汤下,肚痛白汤,大小以意加减。

进食丸 见第四十七问。

异功散 见第十七问。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问。

益黄散 见第八问。

生姜泻心汤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黄连(半炒) 甘草(半炙) 人参 干姜(炮) 黄芩(炒、各一两半) 半夏(汤泡、洗、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香朴散 见第六十问。

白术散 见第四十八问钱氏白术散。

保安丸 治小儿酿泻、伤食泻。

附子(一两) 白姜(炮) 青皮(去瓤) 陈皮(去白) 三棱(炮) 莪术(炮) 甘草(炙、各半两) 砂仁(一两)

上为末,麦 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丸,白汤下。

沉香煎 见第八十四问。

三棱丸 见第八十四问。

杏霜丸 治小儿食积作泻,并痢症。

杏仁(三两、去皮尖、麸炒) 巴豆(一两、去壳油、炒焦、却入杏仁同炒) 黄蜡(二两、酒煮绵滤) 百草霜(为末二两、用油六钱、炒匀)

上将杏仁巴豆研极细,却入百草霜令匀,溶蜡和丸如绿豆大。赤痢甘草汤,白痢生姜汤,先进三、四服,腹胀者十余服,效验如神。

相关文章
 主题词:中医,六经,少阳,庸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序  上课笔记
 栝蒌根、栝蒌实
 上清丸(《奇方类编》卷下)
 呕吐尿少1个月余
 哮喘临床医案,请同仁批评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