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婴童百问:腹痛第四十四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腹痛者,多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挟热而痛者,必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见之。挟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者见之。冷甚而变症,则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热症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冷症七气汤加辣桂,调苏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热不调,桔梗枳壳汤加青皮、陈皮木香当归为妙,若内吊等症则钩藤饮,其余则芍药甘草汤为要药也。实痛有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心腹痛www.med126.com/job/甚有实热者,大承气汤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药,痛甚桂枝加大黄也。

四顺清凉饮 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安,四肢惊掣,及因乳哺不时,寒温失度,令儿血气不顺,肠胃不调,小便少,大便涩,或温壮连滞,欲成伏热,或壮热不歇,欲发惊痫。又治风热结核,头面疮,目赤咽痛,疮疹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治挟热泻不止,加木香、大黄。

赤芍药 当归 甘草 大黄(各等分)

上锉散,三岁以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作两服。欲利小便,用赤芍药,虚热加甘草,不利减大黄,冒风邪,加去节麻黄,中风体强,眼睛上视,加独活,量儿大小虚实加减,微溏利为度,可加荆芥。更四十问内有加味清凉饮子,可详症通用。

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 人参 辣桂(各二两) 甘草(半两)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大盏,五片,枣一枚,煎六分,食前服。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升降www.med126.com/yishi/,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 陈皮 桔梗 莪术 辣桂 益智仁(各一两) 香附子(一两半) 甘草 半夏(制、各七钱半)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异香散 治小儿诸般吊症,角弓反张,胸高脐凸。

用透明没药一味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匕。

桔梗枳壳汤 治诸气,痞结满闷,腹胁疼痛。

枳壳(炒) 桔梗(各二两) 甘草(半两、炙)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至半盏服。

钩藤饮 见第二十一问。

芍药甘草汤出疹,肚疼腹满,小便不通。

芍药(一两) 甘草(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大柴胡汤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往来寒热,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谵语,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柴胡(去芦、八钱) 黄芩 赤芍药(各三钱) 枳实(去瓤、麸炒一钱) 半夏(汤泡七次、切片焙干、一钱半)

上锉散,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加减服之。欲下加大黄半两。

桂枝加芍药汤 见第五十三问。

大承气汤 见第二十九问。

桂枝加大黄汤 见第五十三问。

相关文章
 女医生开一毛钱处方将病人治愈 撕下了谁的
 学易经,有问题请教先生!
 这是不是疝气?
 小柴胡汤治眼科屡获奇效  转帖
 砂仁入药需破开吗?
 灸和拨罐能否同时进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