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疡科心得集:辨喉蛾喉痈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咽喉为一身之总要,百节关头,呼吸出入之门户,左为咽属胃,右为喉属肺。或内因,或外感,疡证颇多。试先即喉蛾喉论之。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喉蛾。(今世俗传说鸡鹅之鹅,谓不可食菜者,非www.med126.com/pharm/也)。或生于一偏为单蛾,或生于两偏为双蛾。初起寒热,渐渐胀大,即用疏解散邪,如牛蒡散加黄连、荆防败毒散之类,又以冰硼散薄荷川连末吹之。至三、四日后,胀甚痰鸣,汤水难入,宜以刀刺喉间肿处,用皂角烧灰、胆矾牛黄冰片各一分,麋香三厘,为末,吹之,必大吐痰而松。再服清火彻热汤饮,如黄连解毒汤,或鲜地、羚羊、知母石斛元参丹皮芦根连翘之属;若不大便者,可服凉膈散通腑泄便。凡蛾有头如黄色样者,必以刀点之;或有不出黄头者,即不必点;至七日后,寒热自退,肿胀自消www.med126.com/yishi/。(大凡风火外疡,总以七日为期。)

亦有虚火上炎而发者,以其人肾水下亏,肾中元阳不藏,上越逆于喉中而结,须用引火归源之法,若桂附八味丸是也。辨虚实之法,若实火脉数大,清晨反重,夜间反轻,口燥舌干而开裂;虚火脉细数,日间轻而夜重,口不甚渴,舌滑而不裂也。且外感之肿胀,其势暴急;内因之肿胀,其势缓慢。以此断之,庶无差误。

喉痈生于咽外正中,肿形园正。其感风热而发者,与喉蛾同治;若因心肝之火,上烁肺金,热毒攻喉,而发为痈肿者,宜用龙胆汤,或黄连泻心汤之类。

相关文章
 湖北重编《本草纲目》
 低聚果糖——便秘/腹泻/肠炎/口臭
 诸水四百十三
 治疗阑尾炎反复发作的曲折过程
 茯苓汤(《古今医鉴》卷十五。)
 请问干姜的制作?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