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道教本草探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研究出发点及历史
    道教以长生不老为目的,关注现世和世俗生活,倾注着强烈的对现实利益的渴望与追求。为此,他们也运用医学手段作为追求长生不老和实现现实利益的途径之一。他们在早期接触的较多的是本草学。这是中国药物学的统称,本草不单指草本药物,而且包括了矿物、草本、虫兽、果菜、米实等各种可作药用的物质在内的所有药物。其研究内容包括药名、产地、性状、主治、功能、性味,甚至采取、种植、加工、组合、运用等多方面。道教对本草学的研究同样以追求长生不老为出发点。
    道家对本草学的研究起始于秦燕齐方士的“求仙药”活动。我国巫术时代的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早有对巫药、“不死之乡”、“不死药”等的记载和描述。道教中人为实现长生不老的目的,将书中记载的神仙传说现实化,开始在人间寻求“不死药”。自此以后,道教徒笃信人间有“长生之药”,而且这一信仰一直在道家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道教徒为了满足成仙的需要而寻求灵芝异草,从而引发了道家对本草药物学的深入研究。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医家和道家对本草学进行过深入研究,因此道家在本草学中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本草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李约瑟评价说:“道家在人类以往的经验中,是本质上非反科学的,唯一的神秘主义体系。”药学、医学的产生,也与道教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道教对本草的运用
    由于道教研究本草与追求长生不老为出发点,道教对本草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更注重实际运用。又因为道教徒在修炼中运用本草研究的成果,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才使得有道家参与的本草学如此之丰富。
    道教对本草的运用主要在于炼丹术。由于炼丹术中以“五金八石”为原料制成的丹药具有毒性,并且不断有道教徒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因而从唐代开始,炼丹术流行使用草本药,以克制丹药的毒性。另一方面,本草中的玉石类要主要来自道家的炼丹经验。从汉代陶弘景整理本草开始,直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各种本草书中关于矿石类药的知识主要来自道家的著作。对于矿物类药物的深入认识是道家对本草学的主要贡献所在。

    道家还把本草用于服食治病。道家一般都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本草,亲自采药和制药。有些道士甚至亲自种药,进而“施药于市”。他们采集炼制而成的药不仅在他们修炼的过程中服食,有些甚至是他们的食物。例如,在“服气辟谷”的修炼中,道家特别强调添加辅助食品,如茯芩、大枣、核胡麻黄精等。把这些药品通过中药学的制剂方法,经过九蒸九晒,制成丸剂,或加蜜制成蜜丸,或煎制成膏剂,或再配成复方,制成“太清金液膏”、“茯芩膏”、“胡麻饭”等,随时加以服用。可见辟谷法只是不吃五谷杂粮,而食用有高蛋白、高油脂类的药品来补养人的气血,充实生命元素。有了医理药理的辅助,道家的一些看似神秘、不可行的修炼方式也可以被道教徒普遍接受。而道教徒又在修炼中不断积累充实医理药理知识。

                        本草学中的道家专著
                          《神农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自述编撰的目的是“仙经道术所需”。可见道家是出于炼丹服食的需要,而对本草学进行深入研究的。然而道家的本草著作有些未被收入历代所编撰的本草书籍之中,而记载于《道藏》之内,成为道家专用本草著作。现举《白云仙人灵草歌》与《太上灵宝芝草图》为例。

                          《白云仙人灵草歌》
    是现存最早的草药图,按一般书名惯例,此书的作者应是“白云仙人”。《灵草歌》中所收的55味草药,多是草本植物。其中少数几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例如地榆草、金钱草等,但也有些却是名同而实非一物。书中的内容多半来源于炼丹实践,尤其是书中的草药大都可以服食,“令人身轻不老”;有些是可以治病的草药,如水红草“大治水气之病”、黄芽草根“善治牙疼”等,这对本草学的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灵草歌》中的55幅草药图绘刻精细,纤毫毕现。药图基本采用白描手法,对植物的茎、叶、花把握得较为逼真。与李时珍《本草纲目》(江西本)中的药图相比,此书中的药图绘写流畅,在精细程度上远胜于《本草纲目》(江西本)。作为留存下来的最早的草药图,《灵草歌》代表了道家在本草学上的成就,在本草学的研究上意义非凡。
                          《太上灵宝芝草图》
    这是一本包罗了各种灵异芝草的芝草图谱,为道家众多芝草图中仅存于今的一部。我国古代对于菌类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道家。灵芝被道家认为是上品长生大药而备受推崇。《抱朴子・仙药》中将“芝”分为五种:“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道家的文献中保存了古代关于菌类的大部分知识,对于菌类的特性有所认识。道家对菌类的研究从芝草作为“长生之药”有助于得道成仙,有助于长生不老的方面入手,强调并重视芝草作为“长生之药”的灵异性。中医常用灵芝作为救治疑难大病的良药,这种认识来自于道家。而时至今日,灵芝的药用价值已在现代医学中得以证实。可见道家从自身目的出发对灵芝及菌类微生物的重视和研究对本草学有重要意义。

                           道林医士对本草学的贡献
    全真教王重阳《立教十五论》又云:“药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若能知悉药性,则能救人性命,若不知医学,则不能扶伤救死,是故修道者,必兼道医学。”由此可见道教提倡教徒学习医学。在道教医理的发展中也曾出现精通医理,甚至为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道教中人。

                       葛洪
    是道教丹鼎派领袖人物。他因撰著《玉函方》百卷、《肘后救卒方》三卷,于医学影响甚大,遂成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葛洪先撰集《玉函方》(又称《金匮药方》)百卷;后著有《肘后方》,以简便、实用、验廉为宗旨。两部书中对治病用药的内容记载颇丰,如《肘后方》中记载以大黄甘草麻黄杏仁等组成一丸方用以治“伤寒时气温病”。而且《肘后方》中对天花、结核、恙虫病血吸虫病黄疸肝炎、狂犬病等疾病症状论述,都是医学史上的第一次。葛洪研究药方的成果,对中国本草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陶弘景
    是本草史上贡献最大的学者。首先,他开创了本草学千余年来依经作注,增补附后的研究方法,使得《神农本草经》的原貌大体保存下来,后世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遵循这一传统。其次,他系统整理了齐梁以前的本草著作,撰成《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总结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成就。他创造性地将药物按其治疗作用进行分类,分成“诸病通用药”,这是最为切合实用的药物分类法。另外,他提出了七品分类法,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对药物进行分类。他还撰有《太清草木集要》九卷,是系统总结道家药物学知识的一本专著,可惜此书已佚。

                       孙思邈
    是又一位道、医双修而并卓的道林医士。他游于太白、终南、嵩山、蜀中峨眉山等诸名山,炼丹并行医长达四十余年,世称“药王”。他著有《千金要方》三十卷和《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对本草颇有研究:《千金翼方》卷一为《药录秘要》,卷二至卷四为“本草”,在这些卷次里,孙思邈对本草进行了分类。《药录秘要》的内容则包括采药季节、药名、药出州土及用药处方等。他的《千金要方》中搜集了四千多首医方,而在《千金翼方》中有搜集了二千多首,此外还有《海上方》,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其中有历代医家流传下来的,有自民间征集的,有从西域、印度等处输入的,包括了古今中外的医方;所搜取药方有复方、单方,也有民间草药。如此丰富的药方和本草知识是对我国本草学的重大贡献。
-----------今人劉正才 姚星虹有《道家醫方》传世
相关文章
 固精丸(《直指》)
 教你识别毒西瓜(转贴)
 酿羊肚(《圣惠》卷九十七。)
 尿频也有固定时间,该如何解释呢
 圆明膏(《东垣试效方》卷五。)
 反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