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五十年代,主要是推广普及针灸学基础知识,办针灸学习班,编写针灸读物和一般性的针灸临床总结时期。第二阶段为六十年代,比较广泛地进行针灸临床及针麻临床研究,并且开展了一般性的针灸治病原理与针麻原理的研究。第三阶段为七十年代,进入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广泛而深入开展针麻临床和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时期;第四阶段为八十年代,针灸临床与机理的研究和针麻临床与机理的研究。进入更加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巩固发展与提高的阶段。1976年6月,1984年8月,先后在北京召开过两次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这三次学术大会上,我国代表发表的论文多达1745篇,基本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针灸、针麻和经络的科研成就。
(一) 针灸临床研究
七十年代以来,针灸临床在治疗一般痛症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胆石症、胆绞痛、急性菌痢、急性黄胆型传染性肝炎、艾灸至阴交穴矫正胎位不正等病症,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在毫针疗法的基础上还出现了许多新针疗法,主要有:梅花针疗法、耳针疗法、头针疗法、面针疗法、眼针疗法、鼻针疗法、口针疗法、手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水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电针疗法、蜂针疗法、穴位激光照射疗法、穴位磁疗法、穴位微波针疗法等等。
① 穴位激光照射疗法
始于七十年代,主要是用小功率的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治疗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哮喘,各种感染、创伤、遗尿症、面神经麻痹、近视眼以及妇科疾病等。实验研究表明,激光照射穴位能促进微血管开放增多,血管直径增大,血流加快,穴位激光照射还能增加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穴位激光照射疗法的适应症较广,对支气管哮喘(照射天突、肺俞等穴)、高血压(照射人迎)、阑尾炎(照射阑尾穴)等有效率分别为89.9%、75.3%和94%。
② 穴位磁疗法
八十年代以来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如对各种浅表性疼痛、慢性腹泻、遗尿等病症都有明显的疗效。有人对14种常见病治疗观察,总有效率达85%。
③ 微波针疗法
是毫针针刺穴位结合微波辐射的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半身不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痛经、扭伤等20多种病症疗效较好。
④ 穴位超声疗法
本法治疗挫伤、肌肉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痛、肩周炎、过敏性鼻炎等有效率在98%以上。
(二) 针刺麻醉的研究
针刺麻醉手术创始于五十年代末,最初的报道是用针刺镇痛代替药物麻醉成功摘除13例扁桃体手术。
1959年底,全国12种公开发行的医学杂志报道了30篇针刺麻醉手术的文章。针麻手术涉及临床各科90余种病症,初创阶段(1959年8月~1966年2月)开展针麻手术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北京、西安等14个城市,涉及到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颈部、胸外科、腹部外科、妇产科、骨科等。
在经历了初创期之后,由1967年进入了发展时期,持续到1979年到1972年,针麻手术已达到60余万例。针麻临床取得了新进展,如将针刺麻醉手术用于休克、危重病人手术方面。针刺麻醉下为三联症病人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30例,充分发挥了针刺对生理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
第二阶段为巩固阶段,从1980年以来,在对过去的针麻手术病例的认真细致的总结基础上,为了解决针刺麻醉手术的针刺镇痛不全的缺点,1980年创用了针药复合麻醉方法,即以针刺镇痛为主,再辅以小剂量药物进行手术,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82年1月-1987年,计有8种针麻手术通过部级科研成果鉴定,进入常规麻醉手术行列。
已通过鉴定的针麻手术有:前颅窝手术、颈椎前路手术、甲状腺手术、拨牙术、剖腹产手术、肺切除手术、腹式输卵管结扎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各种针www.med126.com/wszg/麻手术中使用的穴位数已大为精减。如肺切除术,过去要选刺40几个穴位,现在发展到只选用一穴即三阳络透郗门,效果比用多经穴还好P<0.01。
通过2120例督脉针麻进行腹部手术的研究,发现神道、至阳、脊中三穴可以分别克服上、中、下腹部针麻手术的疼痛与牵拉反应,进一步提高了针麻效果。
(一) 经络现象的研究
1972年至1978年,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个单位按着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的循经感传现象调查结果发现,循经感传是客观存在的。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地区调查的64702人中,有13123人出现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为19.5%~20.6%,其中显著型206人,占0.3%~0.4%。
循经感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速度缓慢。据对80名显性感传者的感传速度的1100多次观察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受试者,在针刺四肢远端穴位时,感传都可以上达头面部。用电刺激穴位引起的感传,在大多数情况下,循经感传速度都在20厘米/秒以内(75%),其中毫米级的占25%,超过20厘米/秒者为极少数。同一受试者的感传速度基本稳定。循经感传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长者可达几秒,十几秒或更长。潜伏期长者其感传速度慢。
艾灸穴位也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据对249例病人用不同艾灸方法刺激1201穴次的观察结果,出现循经感传现象的占75.5%(其中敏感者0.98%,较敏感者74.27%)。灸法感传气至病所率为19%,并有趋病病灶现象。
应用电提针仪系列结合传统的针刺手法和接力刺激可以激发循经感传。对3045条经激发感传观察结果,其感传阳性率为85%,气至病所率为88.7%,循全经率为21.9%,而对照组的205例2460条经的感传阳性率为48.20%,循全经及气到病所率为0.9%,两组差异性显著。证明激发方法可以提高循经感传的阳性率、气到病所率和效应率。
入静可以提高循经感传率。14例经过气功锻炼的病人中感传出现率为50%,而未练气功的正常人对照组为20.3%。125例患哮喘病的儿童,采用入静诱导结合压穴的方法,诱发循经感传,成功率达85%以上,显著型者占71%。
有些单位报告,截瘫患者的感传出现率远较正常人高,但另一些单位的报告则相反,认为截瘫患者的感传出现率虽然比健康人高,但下肢的感传出现率却低于上肢。64例脊髓完全横断损伤者,则无一例出现循经感传,说明脊髓的完整性在循经感传现象发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偏瘫患者感传出现率比正常人高。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感传出现率也较正常儿童高,而且患肢高于健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传出现率也比正常人高。四例癔病性患者均无感传,而且暗示也不能出现感传。
经脉穴位处的针感,主要形成于深部组织中。在观察的足三里等14个穴位的44个针感点的形态结构,可以发现在所观察的穴位处普遍存在有神经干、支,血管(管壁的神经装置)和游离神经末梢。其中神经干、支、血管为100%;游离神经末梢在54%以上。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中,还可以见有肌梭,仅次于游离神经末梢。说明血管、神经干、支、游离神经末梢三者与穴位所在部位为主的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
据对281例感传直达疼痛部位的观察报告,针刺的镇痛效果都很好,其中即效者174例,显著者79例,有效者26例,无效者2例。
另几个单位对2700余例疼痛病人的循经感传观察资料,也证明感传与针刺的镇痛效果有密切的关系。病人感传显著的镇痛效果都比较好。与感传不显著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
(二)经络实质的研究
应用分层大体解剖方法,观察十二经脉和任脉324个穴位在针刺周围内的神经分布的情况结果,发现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支配的共323个穴位,占99.6%,说明经络穴位与周围神经具有密切的关系。穴位处的神经分布基本上都属于相同脊髓节段,或在该脏器所属的神经节段范围内。各对阴阳表里经的神经分布都属于脊髓的相同节段,而有关神经的侧支也有重叠和吻合的现象。
有的学者曾用各种方法研究经络实质,结果在经络穴位上并未见到特异组织结构,也未见到经络线上有独立于神经、血管以外的特异组织,而经络穴位的配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同神经节段支配关系一致,有其相应一致的规律性。尤其在躯干腹、背侧两种形式的吻合更为典型。十四经穴的主治证候(尤其在四肢部),绝大部分同节段反射联系是一致的。四肢远侧的穴也符合这一规律。经脉穴位是内脏病理状态在体表的机能感应点。躯体内脏神经的节段性联系,则可能是其物质基础。
用组化荧光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内脏器官(心、胃、肝、膀胱等)和躯体浅、深结缔组织中的结构的资料,都可看到小血管周围分布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小动脉、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动脉这些阻力血管上,而不分布到容量血管上。在小血管壁上的这些神经末梢,绝大部分属于交感节后纤维。
脊髓、大脑是经络实质的重要部分。根据临床观察资料,循经感传出现率则因脊髓损伤程度而异。64例完全横贯损伤者无一例发现有循经感传;38例不完全横贯损伤者,循经感传出现率为9.5%。事实说明,脊髓在循经感传现象发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7例经手术及X线拍片证明,脊髓完全横断者,针刺下肢穴位均不出现循经感传。一例脊髓后二分之一横断患者,未影响循经感传。
经脉穴位处的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资料,发现除与神经有密切关系以外,也与血管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十二经脉上的309个穴位中,穴位旁有动脉和静脉干的262个,占84.36%。另有学者认为,经络的形态学依据是脉管。经脉与淋巴管有关,而络脉指的是血管,督脉、任脉和带脉与淋巴收集丛有关。肺经、胃经、心经、脾经和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的浅深淋巴管完全一致。缺盆、云门、极泉、冲门、维道、气冲、急脉、承扶和秩边等穴则分别与锁骨上、下淋巴结,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臀淋巴结有关。
(一) 奠基阶段(1949~1966)
1955年底,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建立中医研究院,其下设立偏审室。除编审室外,在上海还有中医文献馆,也是肩负相似任务的另一个中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基地。这两个机构是我国文革前两个中医文献研究中心,做了大量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工作。
六十年代初,经过数年的努力,对全国中医图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参加这项工作的包括省、市、自治区、省辖市的公共图书馆、医药研究机构、高等医药院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的图书馆等共五十九家图书馆,由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图书馆带头,对我国现存的古今的中医药图书进行了普查,并分类编目,于1961年编成并出版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书计收入中医药图书7661种,分为医经、藏象骨度病源、诊断、本草、方书、伤寒金匮、温病、临症各科、针灸、养生护理按摩、综合医书、丛书全书、医案医话医论、医史、法医、兽医、工具书等十多类书。这是对我国现藏中医古籍宝藏的收藏情况,包括收藏单位,版本情况,促进中医图书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停滞及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医文献研究来说,如其他的科研工作一样,陷于停顿状态。
直到七十年代初期,这方面的工作以一些科研工作者对中医名词术语的整理研究为标志。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合编的中医工具书《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于197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此书选中医常用名词术语4285个,收藏了除中药、中医人物、经穴之外其他各科常用名词术语。这是中医文献工作恢复的先声,也为后来中医药大型工具书出版工作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值得着重提出的是对一些出土的古代医书的整理研究。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柏树公社旱滩坡的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计92片。经研究,其时代约为秦汉或更早一些。这一批简牍计载治病方剂约百首,故又名《治百病方》,对该简牍的排列次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复原。对简牍中的医学理论,临症各科辨证,方剂配伍、药物性能及用途以及有关治疗方法的章句注释,出处考证等,均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于1975年整理成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武威汉代医简》。1973年,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幕出土了一大批帛书或竹简古医书,经研究,该墓葬系公元前168年营造,而这一大批古医书之著作年代则为秦汉之际。其中的医书经鉴定研究并予以命名,计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及《天下至道谈》等十余种。其中的《五十二病方》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阐发,该书在七十年代末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76年中,由卫生部组织的“西藏医学文献调查小组”进藏,对由于文革冲击而被束之高阁的大量藏医古文献进行调查,其重点调查研究了《四部医典》及八十幅彩色医学汤卡系列。这一工作为其后藏医文献以至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蓬勃发展阶段(1977~至今)
建立文献研究机构
1980年,医史文献研究室升格建所,成为我国第一个文献研究所,其下设立基础文献研究室及临床文献研究室,以不同角度对我国的中医文献开展研究工作。
除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恢复于1982年设制外,全国各地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均先后建置文献研究部门。到九十年代初,已在全国建立约四十个中医文献专业单位,包括所、室、馆,其中有北京,上海的老机构,也有以后陆续设置的的机构。其中,基础较好、力量较强的除中国中医研究院及上海中医文献馆www.med126.com/hushi/基础雄厚外,还有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
1994年在中国中医药会之下建立了中医文献会,这一学术团体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医文献研究进入了一个更有组织、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
为了有计划地培养我国中医文献的研究人才,经卫生部批准,从1983年开始,委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为培训我国医史、文献专业人员的基地,向全国招生。其中文献专业已先后主办两期,每期一年,由这里培训的文献研究人员,返回原单位后,均已成为中医文献研究的骨干,为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文献专业研究,发展中医文献事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条培养文献专业的高级人才是研究生。自1979年开始,各科研单位,中医院校招收并培养文献专业的研究生,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主办中医文献专业班。
文献工具书及检索类作品:
1949年后的四十多年,尤其是十年动乱以后,中医药工具书有极大的发展,如在“文革”末期完成的《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一书的基础上,由原班编著者作了进一步的工作,组织全国十一个中医院校共同编成《简明中医辞典》,此书于1979年编成,出版后,影响较大,在短短七年间,重复多次,印数达31万册,对于普及中医知识,促进中医学术的普及和提高,有较好的作用,评价较高。于1995年出版了合订本《中医大辞典》,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中医辞典。
另一部影响较大的辞典是《中药大辞典》,该书于1977年出版,全书收药5767味,其中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传统加工的单味药172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资料最齐全的一部中药物学工具书,在台湾、香港均有翻印本,现也有日文译本。
还有相当多其他类型的工具书出版,其中有地方性中医人物词典,有一般中医药工具书及半工具书性质的参考书,还有民族医学类工具书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出版。此套全书蕴酿于六十年代初,文革期间中断。十年内乱结束不久,于1978年,即开始组织。全套书以学科分类,计划共九十三卷于八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版。
中医药的检索工具,是新中国文献学研究工作的一项新工作。五、六十年代开始有些零星的索引类的著作出版。七十年代末开始,各类索引性的工具书,开始陆续出版。如索引性期刊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
五十年代初期,曾计划对全国中医类图书进行普查,组织全国各有关图书馆共同编制了一部联合目录,在此基础上,又经近十年的辛勤工作,在1991年正式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医古籍出版社),此书收编了全国115家图书馆收之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书籍计12124种,对各种书收藏情况。版本、刊刻年代等均有详细记载;其后陆续出版的各别图书馆馆藏图书,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馆藏中医线装书目》,上海市医学院的《中医图书目》等,均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为便于编制中医药检索性工具书及分类标引方法引进中医药学,另制科学的主题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而编制成我国第一部中医药学的《主题词表》也业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