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官网推广“猪蹄食疗”引争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曾经因为号召“千名中医微博问诊”而名动一时的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近日又因为通过省卫生厅的官网推广“食疗吃猪蹄”、“黄花菜熬水”等疗法,引发了争议。

10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网站上刊登其署名文章。刘维忠在该文首段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要推行三个机制建设,其中包括“中西医结合10种方法(食疗吃猪蹄、生萝卜、生荸荠,练习真气运行法、中药、针灸、理疗、氧疗、运动、唱歌、中医护理)治疗尘肺的临床路径。”

厅长回应“为何在官网上发文章”

中国青年报记者登录甘肃省卫生厅网站,发现网站的首页首条信息是媒体刊发的刘维忠文章。网页左侧上部,设有领导讲话栏目,显示的13条信息中,标以“刘维忠”的有十条,五条是红字标题,一条是蓝字标题。

在这个平台上,刘维忠发表了《甘肃医疗卫生系统开微博的实践与探索》、《欠发达地区卫生人才建设实践与探索》、《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实践与探索》、《关于欠发达地区医改的中医之路》、《关于创建中医先进(市)县》等文章。

记者从这些文章里摘引片段如下:

“我的一个同学得了乙肝,休学半年后他拿着化验单给我们看说他的乙肝好了,我们一看化验单上确实写的是阴性。我们问是怎么好的,他说是练了半年×××的真气运行法见效了……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真气运行学会推广×××的真气运行法。×××是河北人,年轻时在山西煤矿打工得了尘肺病,矿上让他辞工回家了。他的爷爷、父亲、叔叔都是中医。叔叔说,‘你练练吐纳之法(真气运行法的前身)’,他练了一段时间后病好了,后来他改学医了。”

“进一步研究总结推广苦瓜水加菊粉加锻炼治疗糖尿病(每天用一个苦瓜,切碎,加几片生,水煮,早中晚饭前各吃喝一次,肥胖病人每天喝2勺菊粉水或吃生洋姜)这一方法。”

“进一步研究总结推广芹菜水加体质锻炼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煮一些芹菜水,胃凉的人加几片生姜,肥胖病人每天加喝2勺菊粉或吃生洋姜,早中晚饭前吃喝,每天量一次血压,血压降一点,降压药减少一点)这一方法。”

“一个朋友的母亲在烟台做乳腺癌手术,西医担心老人由于严重糖尿病术后伤口不愈合。我给介绍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开了中药,按我建议给老人吃猪蹄、喝汤,术后伤口愈合很好。”

刘维忠告诉本报记者,电子信息平台是贯彻政府理念的平台,是指挥工作的平台,其效果比发文件要快、要广。他一贯重视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并将其触角伸到乡一级,出台措施后可以迅速推广,“否则,要开多大的会才能让全部人理解我们的意图?”

至于为何在卫生厅网站上发自己的署名文章?刘维忠表示,这是为让全体人员了解政策出台的意图,“有时候文件发出去了,大家很难吃透,我们把该决策的意图和思考,放在网站上,更利于下面理解、贯彻和执行。”

但他的做法受到一些专家的质疑。

专家:这是典型的公权力越权

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在甘肃省的卫生厅门户网站上出现药方和厅长对中医药的体会,此举很不恰当。“这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误导,以为甘肃省卫生厅倡导这些药方,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电子政务平台不能成为‘一把手’发表文章的地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如果这位行政领导有学术研究,有个人思考和想法,可以把文章投发学术刊物或自己的博客上。电子政务平台是向群众公开政府工作的地方,不是“一把手”的博客。

竹立家解释,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机构工作网站,只有通过党委会、办公会议决定的工作内容才能放在上面。个人的观点、想法,即使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但只要不涉及政府工作内容,就不应放在上面。

近年来政府网站公开程度备受关注。竹立家说,有些政府网站宁可把其办得很复杂,让老百姓看不懂,有的干脆把这套国家花了几千亿元的平台弃之不用。政府电子平台要用好,让政府和老百姓满意,就应让百姓有效地参与,为政府的发展、对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好的意见。“老百姓想要了解的选公务员、公共医疗投入、在财政中占了多少比例,有多少地方政府在平台上公开了?”

而在政府网站平台上出现“猪蹄汤”等药方,在竹立家看来,是典型的公权力越权,应该纠正。

官员如何在微博上定位身份

除了政府网站,更多人是通过微博知道刘维忠的,有人赞赏他乐于与网民交流的态度,还将厅长昵称为“忠哥”。

但竹立家认为,“无论通过电子平台还是微博,行政部门领导人都应该重视言论的影响。因为身份原因,注定了官员说话和百姓是不同的。官员说话会天然有公共影响力,要对此负责。”

汪玉凯提出,官员开微博要放下架子,不要炫耀官衔,不应以职务吸引网民关注,“比如你可以叫王麻子、张三,如果不是实名,可以发布个人理解和偏方。”一旦用实名开微博,还经过了认证,那么在微博上发布的到底是个人观点还是政策,让人分不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微博上也是风云人物,他的微博名为“医生哥波子”,也常常发表个性言论。

他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写微博注意“本职”和“本质”,“以我的知识、责任和良心,发表对一个事物的客观评价,对事不对人。微博是允许大家说话的地方,我本人和网友都会有一些观点,对政策出台也会作一些判断,大家讨论,这都是相互的。”

他表示,自己对不懂的就尽量少发言,引用别人,特别是专家的话,注意有出处。“因为官员,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更要注意言行的科学性。”

廖新波称,目前没有相关部门对他使用微博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他自己遵循的原则是:“我不用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的身份发言,我只是‘医生哥波子’,自称主管负责医政工作,以这个标签在微博上存在。尽管大家也都知道我的身份,但到我微博上去说卫生厅办事效率的、谈工作的、投诉的,我不会回应,这应该去政府网站,去相关机构处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
-----------砖家啊,你个汉奸走狗,亡我中医之心不死啊!
-----------个人意见,中西医结合不也是个人观点吗,怎么就成了政策了。
-----------对媒体质疑甘肃卫生厅长自称做法不当并改正

    电子政务平台该怎么用

    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卫生厅长能在政府网站推广猪蹄治病吗》和《猪蹄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两篇报道,以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在政府网站和微博上推广民间偏方为由,多方采访相关专家,探讨官员在政府网站、个人微博上如何定位等问题。

    报道发出之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刘维忠厅长本人也表示感谢媒体的报道,并已纠正不当行为。

    厅长自称不当并改正

    本报报道提及,甘肃省卫生厅网站首页首条即为媒体刊发的刘维忠文章,左侧上部,十三条“领导讲话”信息,标以“刘维忠”的有十条,包括刘维忠撰写的《甘肃医疗卫生系统开微博的实践与探索》、《关于欠发达地区医改的中医之路》等文章。

    报道刊发的当天,刘维忠在微博上写道:“我在卫生厅网站发文章和在微博发单验方确有不当之处。自己在这方面经验不足。欢迎广大网友继续对甘肃卫生工作和中医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截至记者发稿时,甘肃省卫生厅网站已发生了变化:首页头条栏目不再有刘维忠相关文章内容;“领导讲话”栏目十三条信息中,标以“刘维忠”的仅四条;刘维忠署名文章未出现在该网站首页。

    厅长如此表态和做法,被很多网友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今天本报就此约访刘维忠,他婉拒说,“甘肃医改刚起步,怕因我的言语不当影响甘肃医疗事业。”

    不过,刘维忠并未因此远离微博,有网友提出与甘肃医疗有关的疑问,他仍在更新、回复。在对本报表态的微博发出后,有网友提出其中两处错字。今日8时,刘维忠公开回复网友说:“对不起,粗心了。”

电子政务平台该怎么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刘维忠厅长不仅迅速公开表态,还撤销了卫生厅网站上的文章,非常值得表扬。“官场常见的情形是官员死不认错。像刘厅长这样能马上公开道歉改正的,很不容易。”

    “这几乎是首次有官员如此坦诚反应。”竹立家说。

    在本报此前报道中,对卫生厅网站能否刊登厅长署名文章及民间偏方的问题,竹立家曾表示,这是典型的公权力越权,卫生厅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平台,不是一把手发言的博客。  


    竹立家致力于研究电子政务平台多年。他告诉本报记者,官员微博应怎么写,政务平台应怎么搞,由于国务院没有出台具体管理条例,导致众说纷纭。有的官员将这套花费不菲的系统弃之不用,而另一些官员则又很重视,乃至出现不恰当的探索,应引起重视。

    竹立家指出,全世界的电子政务平台都是一样的,应发挥三个功能。首先,这是政府权力公开透明的平台,是政府发布政策和安民告示之地;其次,这是政府与群众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再次与政府产生互动,最终推动政策必须让群众满意;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也是政府与群众协商公共事务的平台,一起推动公共事务前进。

    刘维忠曾表示,电子信息平台是贯彻政府理念的平台,是指挥工作的平台,其效果比发文件要快、要广。他一贯重视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并将其触角伸到乡一级,出台措施后可以迅速推广。

    本报记者在甘肃省卫生厅网站上看见多种链接,有医疗机构综合督查信息管理系统,还有视频栏目、曝光台等多种栏目。

    这些做法受到竹立家赞赏。在他看来,专业管理部门愿意关注交流平台非常好,可以与公众互动,并在同专业、同行业内开展交流,是值得借鉴的创新之举。

不严谨的推广导致对中医的认识庸俗化

    本报此前的报道还探讨了猪蹄治病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卫生厅长能否发布这些信息等话题。对猪蹄治病的话题,刘维忠没有回应。此前他曾表示,亲自见证了一些药方或食疗办法的“奇效”,并以此为例证,发展中医。

    网友“bysdyrmyy041”表示,刘厅长是为甘肃医药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中医和基层医疗发展等,但一些具体做法有点过度。卫生厅对中医发展,重点在于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长效体系。刘厅长不是中医大夫,没有中医处方权,发布中医验方本身就有非法行医之嫌。

    究竟以何种态度或方式来对待中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谨防不懂中医的人玩弄中医理念。西医学从治病到治人,而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是治人,从整体看人的形神统一,再到个体治病,把人的结构、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抗病能力与病邪侵袭有机结合考虑。他提倡结合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办法,以中西医结合发挥医学对人的实践。

    “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世界医学和地方医学的关系。”致力于医学史研究的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告诉本报记者,在古代,各地医学得到发展,其中古罗马医学和古希腊医学比较强势,进而发展为世界性医学的主流,其他地方如印度、埃及等地的医学,就成了辅助手段,形成文化的一部分。国人对中医的感情可以理解,因此要努力将中医融汇进世界医学。“西医和中医不能互相代替,应该把中医看作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作为全人类文化宝藏加以保存和开发。”

    袁钟以青蒿素为例解释说,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被公认为是“中国过去一个世纪中最重要的两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这样的发现,就是以现代科学,特别是西医的研究方式,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得出突破性发现,从而给全球疟疾病人带来福音。

    “不严谨地推广中医,会暴露中医的弱势,导致民众对中医认识的低俗化、庸俗化。”袁钟说,中医应该有科学发展的概念,目前对中医的批评,要注意促进中医的发展。


记者:白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标使治宜
 蔊菜属
 黄鸡(月霍)(《寿亲养老》卷四。)
 关于川贝治疗咳嗽的问题,附带病情,请大家帮
 遗尿
 地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