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证类本草:白粱米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襄阳竹根者最佳。所以夏月作粟www.med126.com餐,亦以除热。唐本注云∶白粱穗大,多毛且长。诸粱都相似,而白粱谷粗扁长,不似粟圆也。米亦白而大,食之香美,为黄粱之亚矣。陶云竹根,竹根乃黄粱,非白粱也。然粱虽粟类,细论则别,谓作粟餐,殊乖的称也。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白粱米,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用米汁二合,生汁一合,服之。性微寒,除胸膈中客热,移五脏气,续筋骨。此北人长食者是,亦堪作粉。

图经文具青粱米条下。

千金方∶主霍乱不吐。白粱米五合,水一升,和之顿服如粥食。肘后方∶手足忽发

取粱粉,铁铛熬令赤以涂之,以众人唾和涂上,浓一寸,即消。食www.med126.com/shouyi/医心镜∶治虚热,益气和中,止烦食之。

衍义文已具青粱米条下。

相关文章
 硼砂散(《普济方》卷三○七。)
 刚才帮人按摩老是流清鼻涕
 治症总要(杨氏)
 小女盗汗,磨牙,咳嗽,发烧
 附子散(《圣惠》卷四十四)
 周末培训班"另类"选择:老中医免费"传医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