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红林 中医发展到现在出现很多的困惑。比如,医不识药,药不知医;中医院校的毕业生离不开大城市;中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不好找工作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都跟中医教育体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中医教育体制的确立,有三次历史性选择,可能都出现了偏差,这是今天中医教育体制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次分化是50年代。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分成中医系和中药系。是不是应该这样分,今天很值得商榷。中医和中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行医不识药,如何行医?笔者本人就是中医系毕业的,到现在为止也不太会认药,我爱人是中药系毕业的,我和她一起去同仁堂才认得
茯苓是什么样子。而中药系的人不会治病。如果中医系的人不认药,中药系的人不会看病,最后可能会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分家。
中药系是中药院校里花钱较高的一个系,但由于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所以研究中药的人慢慢就西化了,开始研究药的成分之类,这与传统中医对药的使用是有差别的,药的炮炙或加强其疗效或减低其偏性,药是为临床服务的,离开了这个宗旨中药的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而中医系的人呢,他就去研究机理,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机理的研究?他不看病,不开方子,所以中医系的人中医、西医名词混着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还能回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采药入深山,苍茫云海间,盘空穿鸟道,异卉满囊拈”那样的浪漫之中吗?
现今把中医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好的,应该是针灸。一针扎下去有没有效果?有效果,就能慢慢总结出正确的理论;没效果,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不断实践和总结,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慢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医的第二次历史性选择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医的发展方向是科研?还是临床?上层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就定在搞科研。因为搞科研有数据,有硬指标,容易出成绩。直到今天这种思想都在影响中医界。
“重科研”的思想对不对?这值得我们思考。假设当初搞了临床,中医肯定对某些现代病有领先世界的疗效,其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中医教育的第三次分期就是现在,是形成了以科研为主的干部队伍和管理机制。在中医药领域,搞科研成才快,一般二十年左右就能完成人才的成长阶段,成为教授级人才,而搞临床二十年,基本上是刚入门,所以搞临床成才慢。现在不少领导层是搞科研出身的,如果领导层是搞科研的,他很难把自己的科研优势去掉,并充分认识到临床的重要性。这可能是中医教育面临的更大的问题。
中医能存在几千年,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能治好病。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医系和中药系是不是该分家?在研究领域,科研和临床哪个是重点?笔者认为这两大问题是必将深刻影响中医药教育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医疗支出肯定会越来越大,要想更好的发挥中医的作用,人才培养是根本,而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要正视中医教育机制的问题。
来源: 新华网
-----------在这个基础上去分析中医的现状,可能就会得出是马毛社团因为对中医的僵化对待(犯了很严重的唯心主义错误),自欺欺人的改造中医的结论。主流媒体敢说吗
-----------好文!谢谢老师分享。只是可惜了这一偏差就是百年呀!
-----------有道理,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