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红林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huugh linh
别名
蛇总管、阴阳莲、土大黄
来源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全株。
形态特征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1~1.5米。根状茎肥大横卧,外皮黄褐色。茎直立,丛生,中空,散布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单叶互生,叶片宽卵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5~9厘米,顶端短聚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近全缘。花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细长,中部有关节。瘦果椭圆形,有3棱,红褐色,包于翅状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态分布
生于沟边、河旁、路边、荒地阴湿处。产于广西罗城、资源、富川、钟山、贺州、昭平、苍梧、岑溪、北流、陆川、博白、金秀等县市;分布于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份。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
味酸、苦,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利湿退黄。
传统应用
急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胆道结石、尿路感染、急性肾炎、咽喉炎、扁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肺炎、肠炎痢疾、大便秘结、风湿性关节炎、手足麻痹、跌打损伤、疮肿毒、淋浊、白带、闭经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服或浸酒服,或研粉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研粉水调敷。
方例
1.无名肿毒 红林(虎杖)根适量,水煎浸洗,每天2~3次。 2.胆石症 红林(虎杖)30克,独龙矮(血党)15克,紫九牛(翼核果)15克,能秃咪(车前草)30克,钻地风(透骨消)15克,水煎服。 3.急性肾炎 红林(虎杖)、能秃咪(车前草)、同牙咪(萹蓄)各30克,木各虎咪(一点红)、牛膝风(土牛膝)各15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4.肝炎 红林(虎杖)、成泪端(田基黄)、元林亮(阔叶十大功劳)、阳龙表(栀子)、勤人旁(银花)藤、结端旁(黄花倒水莲)、仇公亮(毛冬青)各15克,刹烈便(华泽兰)、金线风(粉叶轮环藤)、茶敬(玉叶金花)各10克,水煎服。 5.婴儿黄疸 红林(虎杖)250克,水煎内服少许,余药外洗全身。 6.关节肿痛 红林(虎杖)、九节风(接骨金粟兰)、假死风(山胡椒)、鸭灶咪(牛膝)、浸骨风(灯笼草)、钻地风(透骨消)、金线风(粉叶轮环藤)各15克,配猪骨头炖服。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醌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1-3],大黄酚[1,2],蒽甙A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4],蒽甙B即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3,4],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5]等。还含甙类化合物:白芦醇即是3,4',5-三羟基芪,虎杖甙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3,6],又含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5],β-谷甾醇葡萄糖甙[3]以及葡萄糖,鼠李糖[1],多糖[7],氨基酸12.99%和铜、铁、锰、、钾及钾盐[8]等。
药理
1.降压作用  对麻醉静脉注射白藜芦醇甙50mg/kg,初期血压微升,3~5min血压缓慢下降,15~30min降压达最低点,以后缓慢上升,降压维持2~2.5h。给药后平均血压净降面积为27.3%[1]。蒽醌对麻醉有明显降压作用[2]。
2.降血脂作用  对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甙和白藜芦醇对喂过氧化玉米油的大鼠做降血脂的实验,主要结果为:(1)部分制止大鼠肝中过氧化类脂化合物的堆积。(2)降低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减少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变。(3)阻止过氧化物被鼠肝内微粒体ADP和NADPH所诱导。证明上述两种物质具有降血脂的生理活性[3]。
3.对胃肠道的作用  在离体豚鼠回肠实验中,用大黄素1.9×10-6g/ml浓度时可引起肠管肌肉张力短时增高,振幅增大;在1.25×10-5g/ml浓度时则使肠肌明显松弛。对在体猫肠管实验中,静脉注射大黄素10mg/kg时,小肠张力立即下降,抑制作用持续给3min,随后肠管肌张力明显增高,收缩幅度增大,持续20~30min,然后逐渐恢复正常[1]。
4.对微循环的影响  给失血性休克大鼠注射白藜芦醇甙后,可使血压中度回升,脉压差明显增大,甚至超过失血前水平,并在微循环中有脉动血流出现于毛细血管开口处,可促进停滞的血流恢复。白藜芦醇甙静脉注入或直接涂敷均有扩张细动脉的作用,同时又能增加心搏量和增加脉压差,从而提高动物存活率[4]。
5.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体内实验表明,白藜芦醇甙5mg/kg可明显地抑制AA、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而对C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也有一定的抑制,给药后60min时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白藜芦醇甙可能具有影响ADP和前列腺素受体功能、抑制Ca2+内流、阻断血小板α2受体等作用[5]。
6.镇咳作用  用恒压氨雾引咳法实验证明,小鼠腹腔注射白藜芦醇甙粗品(1%)及精制品(0.5%)0.3ml/只,均有镇咳作用。镇咳率分别为147.6%和132.2%,而磷酸可待因(0.2%)组的镇咳率为181.7%,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镇咳法也证明大黄素及白藜芒醇甙有镇咳作用[1]。
7.平喘作用  虎杖煎剂(7.5%)在离体豚鼠气管实验中,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给药后5min,对抗强度为75%,故有一定平喘作用,但其作用强度远不如氨茶碱,对乙醇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虎杖煎剂则无对抗作用[1]。
8.抗氧化作用  以卵磷脂脂质体为人工细胞模型,Fe2+和杭坏血酸为自由基发生系统,硫代巴比妥酸显色,采用丙二醛(MDA)法测定白藜芦醇甙对自由基发生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结果证明,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认为白藜芦醇甙有保护肝脏作用,即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在肝脏的堆积[6]。
9.抗菌作用  虎杖煎剂(200%)及白藜芒醉甙(10mg/ml)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7]。
10.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液(10%)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及埃可11型(ECHO11)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虎杖煎液(3%)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埃可9型、柯萨奇A9型及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Ⅰ株)、140号单纯疱疹等7种代表性病毒株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20%虎杖水煎液对乙型肝炎抗原(HBs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9]。
11.抗肿瘤作用  虎杖中的大黄素灌服或皮下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乳腺癌、小鼠肝癌、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淋巴肉瘤、小鼠黑色瘤及大鼠瓦克癌等7个瘤株的治疗均显疗效,抑制率都在30%以上,最高可达52.0%[10]。虎杖煎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抑癌作用,抑癌率为35.3%和37.2%[11]。
12.镇静作用  白藜芦醇甙与戊巴比妥钠及氨基甲酸乙酯有协同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1]。
13.止血、抗炎作用  虎杖煎剂外用,对外伤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7]。对烫伤、烧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12]。
14.毒性  在虎杖蒽醌衍生物的小鼠最大耐受量实验中,小鼠口服9g/kg,1星期无死亡[13]。大黄素、白藜芦醇甙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49.5mg/kg±34.3mg/kg和1000.0mg/kg±57.3mg/kg[1]。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连续42d给大鼠按50mg/kg、150mg/kg、700mg/kg白藜芦醇甙腹腔注射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病变程度及范围与给药剂量有平行关系。3个剂量组均有部分肝细胞坏死和骨髓脂肪增生,对大鼠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血液和生物学检查表明,700mg/kg剂量组给药6星期后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但对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除上述病变外,其余脏器未见药物所致的病理形态改变[1]。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月田治等:《药学杂志》(日),1954,34(4):379。
[2]月田洁等:《药学杂志》(日),1954,34(4):224。
[3]Chi Hyung Joon,et al.C A,1986,105:139476g.
[4]Takao Murakami,et al.Chem Pharm Bull,1968,16(11):2299.
[5]Kimura Yoslilyuki,et al.Planta Med,1983,48(3):164.
[6]野村进等:《药学杂志》(日),1963,83:988。
[7]村上高雄等:Chem Pharm Bull,1973,21(7):1506.
[8]Kim Tae Hee,et al.C A,1979,91:189825n.
药理参考文献
[1]解放军广字第173部队化学教研室等:《新医药学杂志》,1973,(12):471。 [2]方秋文等:《西安医学院学报》,1982,3(4):941。 [3]木邑好之等:Planta Med,1983,49:51。 [4]朱佐江等:《中华医学杂志》,1989,69(5):279。 [5]单春文等:《中国药理学报》,1990,11(6):527。 [6]童平等:《中国药学杂志》,1991,26(6):363。 [7]木岛正夫等:《药用植物大辞典》(日),广川书店,1977,28。 [8]天津市卫生防疫站肝炎小组:《天津医药》,1975,3(7):343。 [9]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1):26。 [10]廖兴媛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8(5):214。 [11]周立东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11。 [12]金亚城等:《陕西中医》,1980,(6):24。 [13]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中药分析室:《医药工业》,1976,(10):34。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