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证治准绳类方教程:耳内疮
来源:耳内疮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第八册 耳

耳内疮

曾青

雄黄(七钱半) 曾青(五钱) 黄芩(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少许,纳耳中。有脓汁,用绵杖子拭干用之。

黄连

黄连(半两) 枯白矾(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

柴胡栀子(一名栀子清肝散) 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间作痛,或寒热往来。

柴胡 栀子(炒) 牡丹皮(各一钱) 茯苓 川芎 芍药 当归 牛蒡子(炒。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若太阳头痛,加羌活

当归川芎散 治手足少阳经血虚疮证;或风热耳内痒痛,生疮出水;或头目不清,寒热少食;或妇女经水不调,胸膈不利,腹胁痞痛。

当归 川芎 柴胡 白术 芍药(各一钱) 山栀(炒,一钱二分) 丹皮 茯苓(各八分)蔓荆子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服。

若肝气不平寒热加地骨皮;肝气实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加参、耆、归、地;脾虚饮食少思加苓、术;脾虚胸膈不利加参、 ;痰滞胸膈不利加术、半;肝气不顺,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攻痛,加青皮;肝血不足,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作痛,加熟地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日晡发热加归、地。

加味地黄中国卫生人才网 治肝肾阴虚疮证;或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气喘嗽;或作渴发热,小便赤涩等证。

山药 山茱萸肉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 熟地黄 生地黄 柴胡 五味子(各另
为末,等分)
上将二地黄掐医.学全在线碎,酒拌湿,杵膏,入前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汤下。不应,用加减八味丸。

立验散 治蚰蜒入耳。

川芎 白芷 夜明砂(炒) 猪牙皂角(炙) 南星(炮。各七钱半) 百部丁香 芦(各四钱) 草乌(半两) 砒霜(另研) 荜茇(各二钱) 海金砂(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临时更用丹调色匀,瓷器收。如蚰蜒入耳,取少许,以醋一滴调化,以细翎蘸药入耳窍,微吹令药气行,立出。药不得多,多即蚰蜒成水不出。如蝎螫,先点少醋在螫处,掺药半字许,擦令热发即效。

相关文章
 请问人体的左右
 《中医古今误案评析----哮  喘》
 『zt』本以为是民族骄傲,哪知道它是外企渠
 小儿回春丹
 胃不和则卧不安
 七十二、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