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体质研究:补发:黄煌医案赏析5(桂枝体质慢性胃炎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黄煌医案赏析5桂枝体质慢性胃炎案)
薛蓓云、李小荣整理
一、原案诊疗过程
赵某,女,33岁。  
2011年6月25日国医堂初诊。
型貌:体瘦肤白,大眼睛双眼皮。
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易腹泻一年。
病史:近一年来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腹胀、嗳气甚至疼痛。平躺位时可闻及肠鸣漉漉。时易腹泻。无返酸及恶心,纳眠一般。经胃镜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后中西药断续治疗近一年,效差而来诊。口腔易自己咬碎而发溃疡,怕冷。月经量偏少。
家族史、过敏史及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舌尖红苔白腻,口唇偏红、咽喉不红。脉滑。腹肌偏硬,心下有压痛。
2010年5月胃镜示:浅表性胃炎,HP(+++);切片提示:粘膜中度慢性炎症、轻度肠上皮化生。
处方:黄连3克 黄芩6克 半夏15克 党参15克 干姜10克 生甘草6克 红枣20克 。 1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1年7月12日二诊:服药后一周症状缓解,之后仍感上腹疼痛不适,且诉常可闻及肠鸣漉漉。大便好转,晨起口苦。
处方:黄连2克 黄芩6克 姜半夏15克 党参15克 干姜10克 生甘草6克 肉桂6克 红枣20克。  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1年8月9日三诊:上腹不适感消失,肠鸣漉漉水声已除,但诉药后大便次数增多略稀。
处方:黄连2克 肉桂6克 姜半夏15克 党参15克 干姜10克 生甘草6克 红枣20克 。7剂。水煎每剂服1-2天。
二、本案诊疗赏析:
1、从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肉桂——半夏泻心汤加肉桂去黄芩即黄连汤。这样的治疗过程说明了什么?从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的经典原文不难看出这两首方的异同点,均为治疗上热中痞下寒寒热错杂的消痞良方。但在临证实际中要断出这两个方证的个性与混性实非易事!
2、黄老师在《细说黄连http://hhjfsl。com/jfbbs/read.php?tid-17389-page-e.html#a》一文中,指出“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仅仅是一味药的出入,但方证有差异。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桂,其人多内有伏热,唇舌多红,心下多痞,是黄芩证明显;本方有肉桂无芩,其人多有阳郁冲逆证,唇舌暗淡,多有心中悸而腹中痛,是桂枝证明显。”让我们豁然开朗。
3、初诊考虑疾病诊断明确,按常规思路处与慢性胃炎专方半夏泻心汤,然虽效但不佳!改从体质着手,认为是患黄连病的桂枝体质,故为黄连汤证。考虑唇舌红,内有伏热,故用黄连汤加黄芩,即两方合用!三诊用纯黄连汤殿后。
4、本案体现了黄师临证选方用药的过程。在临证中对症状、对病、对体这三者的靶点与辐射面是完全不同的,而后两者的结合往往会使结局更佳。

5、该案还生动体现了黄师临床处理胃肠病用桂的宝贵经验,有下列之一证者就考虑用桂:桂枝体质者、桂枝舌、病程久慢性化、疼痛、肠鸣漉漉、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等等。
王晓军
我临床当中每见一些患者在感冒初期先用西药及挂水治疗,迁延多日后热退而不清,可出现食欲全无、心下有堵闷感或伴有轻度恶心等症状,均用半夏泻心汤有时加枳实,伴见低热者加桂枝,总是一剂诸症即减,今读黄师此案,正如二位所言真的是“豁然开朗”!感谢黄师,更感谢二位师兄(姐)的精彩解说!
木子长大
6(王晓军) 的帖子
输液导致的半夏泻心汤证,有同感。

-------------------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仅仅是一味药的出入,但方证有差异。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桂,其人多内有伏热,唇舌多红,心下多痞,是黄芩证明显;本方有肉桂无芩,其人多有阳郁冲逆证,唇舌暗淡,多有心中悸而腹中痛,是桂枝证明显。”

是不是说,下冷上热,也分几种情形,如何分辨之?在症状表现上有什么独特性表症么?

-------------------
学习啦,谢谢

-------------------

-------------------
学习啦。。。。。

-------------------
小可只想到半夏泻心汤,

-------------------
黄煌老师医案精彩谢谢分享了

-------------------
何为阳郁冲逆?

-------------------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
有多一点见识,谢谢各位老师。

-------------------
以前在课堂上老师从没有如此精彩的讲解过,在此学习了。谢谢楼主!

-------------------
    

-------------------
学习了

-------------------
学习伤寒,就是要在比较归纳中找出规律。

-------------------
收藏学习ing……

-------------------
精彩

-------------------
我们要在总结和实践中提高

-------------------
谢谢分享

-------------------
这女的和我的病一样,浅表性胃炎,胀多痛少,无反酸恶心,平躺位时可闻及肠鸣漉漉,但不知我要从哪剂方开始吃起呢?

-------------------
学习了

-------------------
真的是太精彩了,学习了。

-------------------
收藏
相关文章
 诸病源候论 妇人杂病诸候3 上课笔记
 生眉毛方(《千金》卷十三)
 圣灵散(《普济方》卷三四八引危氏方)
 小孩子长期咳嗽
 枳壳汤(《朱氏集验方》卷六。)
 酒后练功出问题,头晕涨有精神分裂症状!求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