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伤寒论》版本源琉梳理何丽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在全面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对《读过伤寒论》一书的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完成了《读过伤寒论》全书的点校工作。据考,《读过伤寒论》只有两个版本。民国十九年广东新会外海陈养福堂木刻本是现存最早最好的版本。
关键词: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版本;校勘
《读过伤寒论》由近代岭南著名伤寒派医家陈伯坛撰著,成书于1929年,是现存民国时期岭南医籍中篇幅最大的少数几部医籍之一,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伤寒论》研究史上第三次高潮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书中以阴阳气化立论,阐发标本中气之说颇异于喻嘉言、黄元御、陈修园诸家,而独树一帜,在当时岭南地区颇有影响。
一、作者生平及著作简介
陈伯坛(1863—1938),原名文炜,字英畦,榜名伯坛,人称“陈大剂”,新会外海(今属广东江门市郊外海镇)人,是近代广东四大名医之一,居清末民初岭南四大伤寒家之首,与顺德黎庇留、南海谭彤晖、鹤山易巨荪并称“四大金刚”。陈氏自幼好学,禀赋独厚,聪颖过人,博览经史,精通《周易》,笃好医学。少时曾随同乡前辈贡生陈维泰学习六经、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2l岁中秀才,22岁悬壶济世,31岁即清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甲午科第七名举人,甲午举孝廉,两广提学汪鸣銮特选拔他为第七名亚元。但他不求仕进,不务名利,而以继承长沙之学、济世活人为己志,故举孝廉后即尽弃举子业,绝意仕途,潜心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专心致力于医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广州广府学院前(大马站)正式设馆行医,因医术精湛,求医者众,门庭若市,声名远播。清光绪三十一年(19o5),受聘于广州陆军军医学堂,任中国医学总教习、中医主任,主讲《伤寒论》。民国十三年(1924)应广州医家吴味苑等邀请,在广州教育南路书坊街开设中医夜学馆,学员45人,多为广州执业名医,如鞠日华、程祖培等,可见陈氏为同道所推重。此问,他白天应诊,晚上授课,并抽暇著述,在1924~1930年间,完成了为中医夜学馆讲义的《读过伤寒论》,且讲授完毕。民国十九年(1930),因医馆拆迁,乃举家迁往香港,在中环文咸东街文华里47号设“陈伯坛寓”,继续行医济世。并独资创办了“伯坛中医专科学校”,专授长沙之学,所用教材就是《读过伤寒论》及到港后撰著的《读过金匮》 。陈氏一生,扶掖后进,
桃李满门,经他一手培养的学生,不少人日后成为临床名家,在粤、港、澳各地均有重大影响。如彭泽民、程祖
培、鞠日华、邓羲琴、林清珊、钟耀奎、区励庵、陈甘棠、陈遂初、陈仿周、赵景明等。其子陈万驹(晓沧)、万鹏(里天)、万骝(京轺)、万鸿(聪雪)、万骧(昂宇)及女儿陈坤华亦能继承父业。民国二十七年(1938)陈伯坛在香港病逝,享年75岁。
陈伯坛乃前清举人,治学严谨,皓首穷经,返本穷源,专师仲景。他行医五十余年,理精业勤,学验丰富,著作等身,桃李满园。既能凭精湛医术以活人,又撰有医学
论著以传世,且能将独到经验以授徒,正所谓立功、立德、立言,堪称医林楷模。他医德高尚,行医以“富者多取而不伤,贫者减免而受惠”为宗旨,以精(精通三阴三阳、五运六气)、警(警觉医书错误之处,不生搬硬套)、整(整理医书有层次,或由表及里,或由里达外)、醒(醒神清脑,随机应变)四字为准则,治病收效神速,远近闻名,与赵鹤琴、黎庇留、陈月谯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医。陈氏钻研医理坚持“不剥削、不阿附、不随便敷衍、不拾人唾余”原则,对历代伤寒注家绝不
盲从附和,悉心探索,致力创新。撰写的医学著作除《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外,还有《伤寒门径》、《麻痘蠡言》。
二、《读过伤寒论》版本源流梳理
《读过伤寒论》共l8卷40余万字。卷首分列张仲景原序、读原序并识、叙言、序、凡例、目录、门径、图形、读法,其后编次大体依照宋本。此书原稿系讲义形式,由陈伯坛一手编撰,作为中医夜学馆教材,后因友人和门弟子所请,乃详加删定,历时数载,三易其稿而成。陈伯坛在《读过伤寒论?凡例》中说明了著书的缘由及经过:“是书底稿曾为学堂讲义,当日临时起草,涂改甚多,都由门人陈仿周誊正后随即印刷。每节复备载喻嘉言、黄元御、陈修园三家注式一一加以批驳,特三家编次各殊,则由友人梁佩赓门人何筱明为之汇录,又由门人赵景明绘三阴三阳图十二幅以公诸同学”,“久之又觉玄草未尽惬心,虽再三易之不为烦,且宜割去三家注驳”。[1]书稿修订后由其子陈万驹、弟子邓羲琴和林清珊共同校正,番禺麦慕仁、顺德余赞初、新会陆梓昌、番禺邓羲琴、南海李达三、新会谢端甫等出钱资助,于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新会县外海乡陈养福堂木刻刊印。是书一出,甚受欢迎,“一时争先快睹者,方且欲预期购售券”。可惜此书雕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寇所毁。1954年,陈伯坛的弟子彭泽民先生献出其所藏原版刊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内部发行1000册(无价格标出)以供研究之用,现存世的已经很少,1949年以来未见有点校本出版。当代许多医家只闻其名,未见其书,更缺乏对其系统的整理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此书进行全面的文献整理工作。
《读过伤寒论》版本少,源流清晰。虽然如此,但是某些书籍的引用介绍仍然存在矛盾错误之处。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下简称《联目》)上记载,现存版本有两种:其一为1930年上海陈养福堂刻本;其二为1954年北京人民出版社据陈养福堂刻本影印本。叶发正《伤寒学术史?古今伤寒书目考》亦载,版本有二:1930年上海陈善福堂刻本;1954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陈善福堂刻本影印本。据查证,上述说法有误:①“上海”应为“外海”;②‘‘北京人民出版社”应为“人民卫生出版社”;③“陈善福堂”应为“陈养福堂”。根据《联目》按图索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寻找到四函《读过伤寒论》线装木刻本(暂且定名为甲本、乙本、丙本、丁本)。此四函书相同之处在于:每函书均为十一册,有蓝色函套,书名页都题有“新会陈伯坛英畦著 读过伤寒论 番禺吴道镕题’,字样。扉页题有 中华民国十九年春二月外海陈养福堂藏版”字样。刻工相同,版框大小一致,单边栏,每半页皆11行,每行24字,大字,行与行之间为乌丝栏界,界格清晰。每册书的书口上端都镌有续过伤寒论》书名、卷次,其下为鱼尾号,鱼尾号下刻小目,例如:太阳篇豁解。书口下端为页数。此外,在凡例、门径、读法部分的正文之前均记有“读过伤寒论卷一新会陈伯坛英畦著 男 万驹受业邓羲琴 林清珊仝校”字样,卷一至卷十八的卷首
则题有“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读过伤寒论卷× 新会陈伯坛英畦著 男 万驹 受业邓羲琴林清珊仝校”字样,而且门径、读法部分和卷一至卷十八的正文有句读,以“。。”作句读号。卷首的图形部分共绘有12幅图,皆以朱墨双色套印。全书刊刻隽美,字迹清晰,版式整齐。经过仔细比对研究,可以认定此四函书都是出自陈养福堂藏版,为同一刻版毫无疑义,但分属不同时期印刷。其中,甲本、乙本两函书从印刷、装订、纸质、内容等方面判断,应为同一次印刷的最早期的版本,其特征是:纸质发黄变脆,间有虫蠹,深蓝色函套,每册书根处均写明册次、书名、卷次、目录篇名,方便读者检阅。卷首有张仲景原序、读原序并识、邓曦琴叙言、林清珊序等,全书止于卷十八。值得注意的是,乙本书衣上盖有“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图书”圆形印章,书中多处有眉批,虽然至今尚无法得知是何人何时批注评点,但视其内容则颇有见地,可供后
人参考研究。丙本书的纸质较新,与甲本、乙本不同的是书末附有勘误表,勘正了原卷中的误字、漏字共88处。每册书根处亦写明册次、书名、卷次、目录篇名,跟甲、乙本两函书字数相同,但字体不同。丁本书的特点是用纸宽度较大,高度较小,纸质新而白,卷首无张仲景原序、读原序并识、邓曦琴叙言、林清珊序,开卷即为凡例,书末亦有勘误表,表中内容与丙本完全相同。书衣上盖有“广州中医学院图书”方形印章,书中还多处盖有“古温藏书”、“古温”等印章,整函书根处仅手书“读过伤寒论”五字。通过对上述四函书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本人认为民国十九年新会外海陈养福堂藏版是原刻版,此雕版在毁于日寇兵燹之前,至少印刷过三次以上,而甲本、乙本两函书应是初印本,故此次点校把它作为主校本。195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陈养福堂刻本时,将原书十一册缩印为一册。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影印本,内容完整,版面清晰,单边栏,每页分上下两部分,每部分22行,每行24字,小字,即缩原版四页为一页。书后有勘误表,书末增补彭泽
民写的“重刊候过伤寒论》书后”。将此影印本与线装木刻本对比,可知彭泽民先生所藏刊本虽非最早印制的,但仍保留了陈养福堂刻本的原貌,具备了底本“早、精、足”的三个条件,故确定以此本作为这次点校的底本。此外,查《联目》记载:陈伯坛、鞠日华合撰有《伤寒门径》一书,1937年刊行,现存广东光汉中医药专门学校
铅印本。另有((伤寒读法与伤寒门径》,鞠日华撰,1937年刊行,现存广东光汉中医药专门学校铅印本。据此线索寻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找到两本线装书,其中一本书衣上用钢笔书写“伤寒门径”书名,盖有“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图书”圆形印章,卷首题有“伤寒门径新会陈伯坛英畦著香山鞠日华升之述”字样,版心镌有“光汉中医
专门学校讲义伤寒门径广州市龙藏街隆昌印”字样;另一本书衣上用毛笔书写“伤寒门径张思蜀阅”字样,卷首题有“伤寒门径香山鞠日华讲述”字样,版心镌有“光汉中医学校讲义伤寒门径文明路粤华兴煜记印’,字样。经比对,发现两本书版面虽有不同,但内容相同,都包括“伤寒门径”和“伤寒读法”两部分,不分卷。其中,“伤寒门径’有句读,以“。。”作句读号,内容与续过伤寒论?门径》不尽相同;“伤寒读法”无旬读,但句意停顿之间空格一字,内容则与续过伤寒论?读法》完全相同。由此可知,《联目》记载的《伤寒门径》和《伤寒读法与伤寒门径》两书,实为同一内容的著作,是陈伯坛的弟子鞠日华在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任教时的讲义,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读过伤寒论》。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