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各家经方:太阳篇最难----读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的一点心得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表证,仲景对它的论述极为仔细,占总篇幅的一小半。为什么呢?
陆渊雷的认为太阳篇最难,读懂它就能掌握伤寒论的精髓,“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思过半矣。”所以要化大力气去读,他以剖竹子为例,刚开始剖时,非全力以赴不可,待到刀子砍进去了,就可以轻轻用力,也能势如破竹了。
有一个医林故事,说上海一名医,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优秀的中医师,当儿子中学毕业后,就送儿子到自己一位同行好友处学习,一边读经典,一边侍诊抄方。二年后又转到另一个同行好友学习一年,随后送他去日本读医科大学。五年后,儿子毕业回国后,就让他在父亲自己的诊所里抄方,手把手地教他辨证施治,一年后就让他在父亲诊所里另设一室独立处方,每逢疑难处可以随时请教,但规定高热患者与风痨臌瘕等病人一定要请父亲会诊,并由父亲主治,以示对患者的负责。这样过了二年,儿子渐渐成熟起来了。有一天下午,父亲远地出诊了,浦东来了一个高热半月的病人,只好由他儿子来诊治了,他儿子认为是麻黄汤证,就给病人开了四味药,立刻给病人煎好服下,并留下观察。服药后二个小时,病人微微汗出,体温稍退,由寒热并发转变为往来寒热,再诊视舌头,舌淡红苔黄腻,尚有口苦、呕恶、涎臭、胸闷等症状,于是另给柴芩清胆汤二剂。待他父亲回来,儿子讲述了以上的诊治经过,父亲听后半天不说话,好一回儿,突然喜形于色,手掌高高举起,把桌子大拍一下,对儿子说,“你有饭吃了”。意思是说儿子能独立行医了。并通知家人二天后在上海大酒店宴请儿子的二位老师及同行好友,以祝贺儿子“有饭吃了”。当时他儿子有点儿想不通,心里想:“为什么二次拜师没有请客设宴,日本留学毕业回来也没有摆酒庆祝,现在我只开出了一个麻黄汤,父亲反而会高兴得这样?麻黄汤不是十年前刚学医时就了如指掌的吗?”父亲对他的心思一清二楚,就对他说:“儿子,你记住,理论上知道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会了,只有等到你真正地掌握了方证相对,才算你入了门,入了门才有饭吃。这有饭吃,是指真正地凭自己的本领立身处世。”他父亲最后的几句话是压低声音讲的:“麻黄汤象一个中医灵魂,你热爱中医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它的倩味,等到你对中医失去了感情,对,主要是指对中医临床的热情减退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离开了你。孩子,父亲祝愿你一辈子与中医灵魂相伴。”这一个医林故事告诉我们,能否掌握太阳篇麻黄汤的灵活使用是可以来衡量医者的临床水平。


-------------------
对楼主的说法在下深有同感!

-------------------
不仅是对麻黄汤吧?我看主要还是赞赏其子进退有方,能够灵活地运用方剂,这才是大医所为,不然一看麻黄汤变成这个样子,心慌意乱,岂不被人笑话。原来临床就犯这种笑话,刚开始认识这个方证,有方可开,但证一变,心里毫无把握,就握笔难言了。

-------------------
麻黄汤 我怎么基本上没用过 看来我还要学习

-------------------
是有点难学

-------------------
麻黄汤现在少用。

-------------------
由麻黄汤变来的三拗汤加味后,常用于小儿无汗咳喘,我的老师常用。

-------------------
有道理

-------------------
好文章麻黄汤象一个中医灵魂,你热爱中医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它的倩味,等到你对中医失去了感情,对,主要是指对中医临床的热情减退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离开了你。     

-------------------
本人牙疼用三黄片无效,我用葛根汤一副好了

-------------------
见病知源,可以为医矣

-------------------
于我心有戚戚焉

-------------------
能活用麻黄、桂枝,才算入了中医的门。而当今许多中医,却视麻桂为蛇蝎,将仲景作腐朽,如此状况,能不让人胸闷心悸

-------------------
温病学派的流毒害人不浅!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不要重寒,轻温病,

-------------------
意簡言賅,學習了

-------------------
自从上了咱这论坛,我才开始用生麻黄。

-------------------
2 发表于: 2009-02-13
不仅是对麻黄汤吧?我看主要还是赞赏其子进退有方,能够灵活地运用方剂,这才是大医所为,不然一看麻黄汤变成这个样子,心慌意乱,岂不被人笑话。原来临床就犯这种笑话,刚开始认识这个方证,有方可开,但证一变,心里毫无把握,就握笔难言了 深有同感!!


-------------------
也曾用对方证,效如桴鼓;也曾因证变,茫然不知所措。
相关文章
 转载老庄:伤寒得意集
 粳米在经方中的重要作用
 六物灭瘢膏(《鬼遗》卷五)
 药性
 中医是比西医更完美的科学
 儒学的使命——专访杜维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