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从汉初黄老无为之治谈藏学于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很多人喜欢说藏富于民,但是藏富于民只能造就一个盛世。而且富必思yin,这又是衰落的原因。
如果我们将藏富于民改为藏学于民,那么中华民族就永远保留下成就盛世的种子。
事实上,汉朝以后的历史中中央集权封建制并没有真正扼杀民间思想学术的自由,甚至可以说很少干涉,任其自由的发展和竞争,所以造成中国文化儒释道并存包罗万象的文化盛景。
而每一个盛世又将来自民间的私学整理转化为可供大众学习的公共资源,这是中央集权封建制给我们的留下的宝贵经验。甚至有的朝代用重金到民间购书,这是他们对于文化的重要贡献。也是尊重知识的象征。中国古代政府对于文化的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是否对我们更有启发,就是文化生态自然观。中央政府的态度是不破坏任何学术思想的产生,而在学术成果结出时,就选择最好的摘取。然后将学术成果分享给大众,让私学变成公学。相比较现在的无孔不入的管理,我们是否可以看到,管理扼杀了什么?公正的学术环境。

-------------------
相比较现代社会将新发现当成私人资产,是否我们的文化有其高明之处。就是更容易整合而不是割裂,就像我们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将医经与经方的整合让人几乎人看不到缝隙。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我们的文化当中没有,只是文化的融合造成我们无法看到象西方文化的那种细致的学科分类。如果说中国人的文化是无私的是1加1大于2的,那么西方人的文化最多也就是1加1等于2。或者西方人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整合。

-------------------
或者中国中央集权制的学术管理是最聪明,因为不同学术的成熟周期是不同的,你不能因为某个学术没有成熟你就否认他的价值,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将成熟的学术由私学转化为公学,让学术由思想理论转技术应用,真正意义上发挥思想理论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扼杀不成熟的学术思想上,如果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形 成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统领百家千流万支的文化盛景。西方人说中国人保守,事实上中国人从来都是开放,从来都是往祖先脸上贴金,而不是将学术当成自己的私有,明确其有渊源,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而西方人嘴上说着站在巨人肩膀上,事实上却将属于全人类的思想文化当成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说实话,西方文明的果实只是恰好成熟啦,而中国文明果实恰恰刚刚被采摘,这本身就是文化发展的周期性特点。那里有什么谁更好之说,只是西方经历几千年落后,好不容易轮到他们文化坐庄,就妄自尊大。说实话,将来他们的文化果实被我们分享后,我们的文化在下一次复兴到来时将更加强大。这是历史的事实,你看看我们的文化是否在几千年封建历史中不断的分享各个地域文化果实,并将其他文化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而且是融合无间,这种能力似乎是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这就是中国吧。

-------------------
假如仲景学说也藏学于民,那么中医药就不会失传。相反,藏于少数人当中,必然成为谋利工具,很难发展。

-------------------
事实上没有宋朝官修本伤寒论,也就没有清朝伤寒论研究兴盛。整个封建历史,中国政府主要文化工作在于典籍传播,而非管理学术。**却反过来,管理学术胜过典籍传播。我们总是说落后,到底什么落后呢?就是该管的不去管,不该管的拼命管。文化是需要政府投入宣扬而不是让政府用行政管理学术的自然发展,那不是政府该干的工作。现在我们国家对外大搞孔子学院,就是宣言文化典籍,但是对内呢?我是否应该把行政管理移出我们的学术体系,从而消灭学阀,给更多的学术流派以共生争鸣的生存环境。学术的种子在民间,文化的普济在政府。大学的高楼不是高水平,权力地位不是高技术,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可是现代的社会总有人什么都要,贪婪无知,宁可舍国家文化命脉于不顾,也要那份虚荣。这不是攻击,只是说明一个事实,什么叫民为贵。毛主席一定是深刻认识到这些,才会搞上山下乡,只是落实的时候又有几人理解背后重振民间学术文化的内涵呢。其实,虽然毛主席居于显赫地位,看出行政管理下学校教育的弊端,所以提出上山下乡,只是希望文化学术在民间重新恢复繁荣。谁知道,什么人将毛主席变成一尊神了呢?搞起偶像崇拜。把一件理性之事,利于千秋的大事,变成一件从跟风的事件。真正把握毛主席思想的人那里有啊。

-------------------
本人无任何政治目的,只是就历史说事实,也许同道会认为这是不搭界的事,事实人在历史中,文化学术也在历史中,我们如何能真正独立于国家历史进程之外谈中医的振兴呢?
相关文章
 白僵蚕散(《普济方》卷三七三)
 附录2 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家兔皮肤试验
 偏正头风
 入门试法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至宝丹(《何氏济生论·附录》卷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