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曾经看过的、现在正在看的、值得推荐的、从中受益的、有独特见解的书籍写下来,把曾经接触过的、聆听过的、大家公认的大医家写下来。让中医的风采让更多的人知道,让中医人更加自信,让中医得以传承,为后学者树立榜样,提供学习资料,等等。
-------------------
-------------------
1方证学习精义---赵俊欣2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3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
-------------------
-------------------
Scorpio:1方证学习精义---赵俊欣2大冢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3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2012-08-26 07:51)?700)this.width=700;" >
赵俊欣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
今再来:赵俊欣确实花了不少心思。?(2012-08-26 09:27)?700)this.width=700;" >
赵俊欣也有人批评,他的用药量很成问题,参考学习固然可以,但是模仿起来是要点勇气的
-------------------
-------------------
我只知道一个道理,孔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只有那些杀人魔王,江湖骗子才会把自己包装的“星宿老仙,法力无边”
金庸讽刺的东西
不是笑笑就完的
我们现实生活一直存在
-------------------
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黄煌)、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汉方临床治验精粹(矢数道明)
-------------------
黄师的书就不说了。个人比较受用的是 高建忠的《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 岳美中《岳美中医学文集》《松杰医论医话》《郭子光伤寒临证精要》
-------------------
昨天在网上下载朱良春的大作《虫类药的应用》,惊为大作,对于虫类药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阐述与大量的医案,其中对于
地龙,也就是
蚯蚓,我还要补充一条。先引用关于地龙的验案数则:
1、复××,男,39岁,工人。宿有哮喘,顷以感受风热,痰热壅阻肺络,肺失宣降,痰鸣喘逆以作,口干,苔黄,脉濡数。治宜清热化痰,降逆定喘。地龙、
葶苈子各90克,研细末,每服3克,日三次;翌日喘平咳减,改为每日二次,续服三日而安。嗣予六味
地黄丸,每服9克,日二次,巩固之。观察一年,未复发。
2、袁××,男,21岁,学生。因故情志怫郁,郁久化火,火盛则生痰动凤,上蒙清窍,神志迷乱,骂詈叫号,不避亲疏,甚至毁衣殴人,服药无效。诊见面红目赤,两眼闪烁不定,脉弦滑有力,苔黄糙,边尖红,此狂症也。治宜泻肝降火、熄风涤痰。方用鲜地龙(水洗净),每日十条,与
猪肉1~2两同切碎,加盐葱拌和作馅,以面做饼烘熟与食。四日后躁狂之象即稍缓解,十日乃大定,连服一月而愈。迄今十余年未复发。
路××,男,43岁,干部。胃痛史八年,每以受寒或辛劳即作,作则脘痛,泛呕吞酸,
嘈杂不安,以食后三小时为甚,曾有黑便史。经钡透检查:12指肠球部有0.4×1.0厘米龛影,诊断为12指乏球部溃疡。大便潜血(++)。苔微黄腻,中剥质红,脉细弦。此阴虚
胃热之候,可予地龙液消息之。每次30毫升,食前一小时服;连用一周,症状显著好转;继服至三周,体重增加,精神旺盛。三月后复查,壁龛已告消失。
制法:取鲜地龙二斤、置净水中约二小时,待其将腹中泥粪排净,取出洗净,放于盆内,用白糖一斤撤入拌匀,其体液即迅速渗出,经1~2小时后,以纱布滤取其液,至滤不出时再加少许清水冲滤,以得到700~1000毫升为度。最后以高压消毒,置冷处或冰箱内待用。 服法:每次30~40毫升,日3~4次,于饭前一小时加温口服;服后立即向病变部位侧卧一小时左右,以便药物更合理想地发挥局部作用。一般可连眼1~2月。此液味甜适口,无特殊气味,患者乐于服用。各地使用验证之病例颇多,作者亦屡用得效;但以阴虚胃热,或溃疡活动期而合并出血者,最为适合。
其中关于地龙的应用多达24个,我再说一个我的例子,当时也是用的地龙。
小时候冬天大家围在小火堆边烤火,小火堆是那种农村的,在里面上的那种,那个时候我妈妈抱着我的肚子,然后我比较淘气,要挣脱,结果妈妈没有抱稳,直接掉到火堆上,肚皮贴着烧红的木炭,可想而知,肚脐右边的肚皮烧得血肉模糊,妈妈马上给我处理了伤口,然后就在屋后的阴凉沟里挖蚯蚓,那种红色的小蚯蚓,然后用水洗干净,放白糖,蚯蚓化为水,直接敷在伤口上,后来还是到外婆家那边的一个郎中那里拿了一些红色的粉末,敷了几次就好了。我想可能是用了地龙阴寒的性质来解热毒吧。
-------------------
-------------------
胡希恕、刘渡舟、吴佩衡、李可、徐大春、郑钦安、范中林。
-------------------
-------------------
-------------------
-------------------
宋以后惟案可读。
前人来说,唯有许叔微、曹颖甫、易巨荪、黎庇留、刘渡舟、胡希恕、夏仲芳、赵锡武的医案以及
姜春华、范文甫的部分医案堪称方证对应。其他,观叶天士、吴鞠通、张锡纯的医案,虽非方证对应,也是贴近临床,很有创见。
当然今人的书,也有很多可读的,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
-------------------
名老中医之路.5,6,7版伤寒论讲义,七年制伤寒论,,冉注伤寒论,伤寒论译释,李克绍读伤寒,刘渡舟伤寒讲稿,胡希恕伤寒讲稿,伤寒论通释,经方实验录,黎庇留医案,遯园医案,冉雪峰医案,刘渡舟验案,余听鸿医案,洄溪医案,寓意草,蒲辅周医案,岳美中医案.5版金匮要略讲义,七年制金匮要略.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难经校释.
-------------------
-------------------
-------------------
中医十大类方,庄严的姜附剂用药经验谈,祝味菊,经方派,火神派
-------------------
-------------------
张锡纯、岳美中、姜春华、矢数道明、赵洪钧和黄煌诸先生的书。碰到看不懂的再去看五版教材和最新版的教材,教材讲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