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先从案例说起:1993年后半年,笔者在兰州某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门诊。一天下午,来了一位二三十岁的女性,系兰州郊县榆中农民。因为
头痛日久,在当地农村没有解决问题,故来兰求诊于兰州军区总院神经内科,做了脑血流图等,没查出问题,患者不知所从。不经意间来到本人门诊。主诉头痛突出,口苦,体质尚可,面红,舌红苔黄腻,阳脉脉象。即处予
龙胆泻肝汤原方,五剂。数日后,患者从百里之外特意前来复诊。言服中药效果明显,对医生有了信任感。此时,笔者始进行常规查体,唯一明显的阳性体征是肝区叩击痛。即嘱进行肝胆脾B超,结果为典型的肝包虫B超象,约有数公分大。同时嘱去防疫站进行皮肤卡索尼试验,为强阳性,确诊为肝
包虫病。由于当时CT尚不普及且费用大,没有进行头部CT,加之没有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估计脑包虫的可能性不大。头痛为包虫毒素释放引起的反应。毫不迟疑地叮嘱患者外科手术治疗。
分析:如果当时满足于中药的疗效,不进一步查清病情,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掩盖耽误病情(肝包虫长大到一定程度,可以破裂产生致命性的后果)。笔者以为,中医西医都是医生解决患者问题的有效手段,两种医学的关系应当如同人的左膀右臂的伙伴关系。(中医西医都有各自所长,中医神奇灵验的案例很多,在此不再赘述)。如果厚此薄彼、废而不用某一个,就好比一个人断臂折腿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显得从容自信。正是有了西医这个强有力的伙伴,现代的中医临证要比古代的中医省心安心许多。中医西医是不同文化文明的产物,笼统地说,中医是宏观整体医学模式,西医是微观局部医学模式;中医是以人体自我感觉为导向的自然医学,西医是以仪器检查结果(或指标)为导向的程式医学。治疗上,西医驱邪扶正都很强势:手术、抗菌之驱邪,输血、营养之扶正;中医则突出调理,即综合全面平衡和谐地调理机体。正因为如此,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中医临证应针对患者的自我感觉也即人体对疾病的反应性为导向,而不宜针对西医的指标或者检查结果。比如血压、血糖这些指标,应交给西医来应对,如果用中医来应对西医指标,就如同
驴唇不对马嘴。如上述案例B超查出的肝包虫结果,西医外科手术疗效确切肯定,如果不及时退让高明,执意于中医应对西医B超的结果,只会是累坏了医者、伤害了患者。2.中医始终应保持自身本色,不宜围绕着西医的理论转圈。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如同语言上既不是Chinese,又不是English,而成了不伦不类的Chinglish了。3.在当今以西医为主流医学的大背景下,中医当以社会医学、生活医学为特色,这样更能发挥中医的长处。至于中医院则弊多利少,毕竟医院住院部还是西医唱主角。中医院的医者,往往是西医的技术没有搞精搞透,反而把中医偏废了。理想的是:如果所有的西医病房门诊,都有合格的中医渗透相伴,那对患者来说真是莫大的福音。4.身处中医西医并存的时代,对医者来说,最好同时了解两种医学的长处短处(起码是原则性地了解),知己知彼,正确合理地选择实施于患者,以帮到患者为宗旨,而不要偏执纠结于谁长谁短的纷争。5.东西方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医学上中医西医联手可治病救人,如果东西方文化、哲学、宗教等都能够合作和谐共荣,就会造就一个健康理想的人类社会……(2012-12-30、31,书于兰州)
-------------------
-------------------
中医院的医者,往往是西医的技术没有搞精搞透,反而把中医偏废了。
-------------------
"中医院的医者,往往是西医的技术没有搞精搞透,反而把中医偏废了" 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