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而造成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引起一系 |
列心律失常和临床表现。 | |
症状描述:
|
因显著心动过缓引起心、脑、肾、胃肠等脏器缺血的症状,轻者仅乏力、胸闷、心悸、头晕 |
、夜尿多、食欲差等,重者可发生心绞痛、阿-斯综合症、肺水肿、进行性心力衰竭等。 | |
发病原因:
|
心肌病,梅毒性心脏病。 |
诊断要点:
|
主要依据为窦房结的功能衰竭,表现为以下三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并可除外某些药物、神经 |
或代谢功能紊乱等引起者:★ 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明显的、长时间的(间 | |
歇性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 | |
作为次要依据的、伴发的心律失常,在主要依据基础上,可有以下表现:★ 阵发性房颤或 | |
房扑或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在恢复窦性心律前易出现较长间歇;★ | |
交界区功能障碍。 | |
实验室检查:
|
常规心电图:★ 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静止和/或窦房阻滞。★ 房性早 |
搏后代偿间歇延长。 | |
动态心电图:出现上述心电图有助诊断。 | |
运动试验:采用平板运动或踏车试验或床旁下蹲(15次/分)时心率<90次/分,或出 | |
现窦性静止、窦房阻滞者为阳性。 | |
阿托品试验:窦性心率<90次/分者为阳性;出现交界性自主心律或原有交界性心律继续 | |
存在者为阳性。 | |
疾病辨析:
|
药物:洋地黄、β阻滞剂、奎尼丁、利血平、胍乙定、异搏停、吗啡、锑剂类等。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
对迷走神经的局部刺激(机械性刺激如动脉窦过敏、局部炎症、肿瘤等刺激),或其它因引 | |
起的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 |
排尿昏厥。 |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颅压增高、间脑病。 | |
黄疸。 | |
血钾过高。 | |
甲状腺机能减退。 | |
治疗方法:
|
心气阳两虚 |
证候: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头晕自汗,面色[白光]白,形寒怕冷,舌淡苔白,脉缓。 | |
治法:益气扶阳。 | |
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心脾阳虚 | |
证候:眩晕心悸,动则尤甚,面色无华,腹泻便溏,胸脘痞闷,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脉迟 | |
缓而细。 | |
治法:温补心脾。 | |
主方:理中丸合四逆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心肾阳虚 | |
证候:心悸,稍动则气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或下肢浮肿,或突 | |
然昏仆,神倦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迟而弱,或结或代。 | |
治法:温补心肾。 | |
主方:参附汤合二仙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阴阳两虚 | |
证候:心悸怔肿,失眠多梦,气短乏力,咽干口燥,盗汗,四肢不温,舌红少苔,脉迟微或 | |
结或代或促。 | |
治法:阴阳双补。 | |
主方: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心血瘀阻 | |
证候: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或胸痛阵作,牵引肩背,自汗,四肢厥冷,唇甲青紫,舌质紫暗 | |
,或有瘀点,脉涩或结或代。 | |
治法:活血化瘀。 | |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 |
痰湿阻络 | |
证候:心悸时作时止,胸脘胀闷,时胸彻背,或咳嗽有痰,头晕目眩,烦躁,舌质淡,脉弦 | |
滑。 | |
治法:温化痰湿。 | |
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