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特诊区:浅谈谈六经辩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很多人都知道伤寒论是以六经辩证,那辩的是什么证呢?辩的无非就是阴阳之证。内经明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钢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阴阳,求于本就是万病之治都在阴阳里求,阴阳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方证相应,相应的是什么呢?无非相应的就是这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见某案例,患者咳嗽,脉沉弱,苔白罩黄,便硬,口干,就用柴胡桂枝半夏厚朴汤。脉沉弱还用厚朴去泄其里气,其里不是更虚,脉沉弱还用桂枝柴胡苏叶去开其表,其里不是更虚,病何能愈!脉沉者,沉就是里是阴,弱就是阴中之阳,即里阳已有不足,脉沉弱为里,柴胡桂枝汤证在表,脉沉弱与柴胡桂枝汤相应吗?
  阴阳从本质来说是容为一体的,一分开,阴阳各见,就是邪了病了,医者就是把分开之阴与阳合在一起。
  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阳明之内热就是壮火,壮火伤津故说食气,是从标来说的,阴阳各见。少火就是少阴之阳,此阳一封藏,津液就化生故说少火生气,这是从本质来说的,阴阳为一体。少阴之火为正气,阳明之火为邪气。阳明之火壮并不是说等于少阴之火壮,要明阴阳之标本。
  阴阳最能感觉到者,莫于寒热,寒为阴,热为阳,但也要分清是虚寒还是实寒,是虚热还是实热。阴阳最能显现于人者,莫于舌与脉与手指节之丝。比如舌质淡红,苔厚白,很明显为里阳不足而寒生,但要知道是虚寒还是实寒,从脉就能分辩,舌质淡红,苔厚白,脉沉微者为虚寒,脉沉弦紧者为实寒。比如手指节为青丝,青为寒,但要知道是虚寒或实寒,从脉就能分辩,手指节青丝,脉弦紧为实寒,脉微为虚寒。
  我看病很简单,患者过来,先看舌苔手指节,分出阴阳寒热,再把脉,分出虚实表里,然后再听患者诉说症状,听患者诉说其实就是在抓六经提纲的主证,然后再问问患者大小便口渴否等的一些问题,综合分析后,处方就跟着出来了。虽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就因为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才让自己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不断来丰富自己的辩证历程。
  说说口渴,白虎汤人参主之,以热伤津故渴。五苓散也主之,以小便不利,水不化气故渴,水湿不去,其渴难止。小建中汤也主之,以中虚津血少不能润之故渴。四逆汤也主之,以中下阳虚,无力蒸动水上升或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故渴。血瘀,血不能滋润机体,也可出现口干口渴故抵挡汤下瘀血汤温经汤等等都主之。故在临床上不能一见口渴就白虎汤,就五苓散,要明白渴是由何原因引起的,白虎汤五苓散汤也要有它们所相应的证才可用,相应什么?无非就是方药中阴阳与证之阴阳相应,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
我覺得不能單單從個別藥味說其用或不該用,而要看整體方藥的取向和主攻方向。裡
病不一定都一味用走裡之藥,表病也不是都用發表藥。況且多數藥材,氣味複雜多
樣,所入、所行和取向多數不是單一,所以很難絕對化、一刀切式地劃分表裡藥。
如麻黃附子細辛湯,主治之證是少陰之脈沉細,麻黃配桂枝則多用在表病,配附子
治裡病常有奇效。柴胡治少陽半表半裡,所謂半表半裡未嘗不表,也未嘗不裡,既
可以治少陽表病,也可治腹部積邪之裡病。總之,我覺得不宜給自己設太多局限和
框架,而應以開放精神學習古人的經驗和成方,逐步將其變成自己的治病風格。

-------------------
写得不错。

-------------------
真的写得不错,支持一下

-------------------
bucuo不错!!!

-------------------
紅森:我覺得不能單單從個別藥味說其用或不該用,而要看整體方藥的取向和主攻方向。裡
病不一定都一味用走裡之藥,表病也不是都用發表藥。況且多數藥材,氣味複雜多
樣,所入、所行和取向多數 ..?(2014-01-09 14:46)?700)this.width=700;" >

你把表里用药机械化了!

-------------------
动起来:你把表里用药机械化了!?(2014-01-09 18:49)?700)this.width=700;" >

話不投機吧?

-------------------
学习手指节辨寒热。谢谢楼主。
相关文章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七圣汤(《治疔汇要》卷下)
 下肢肥胖问题----请进
 地龙散(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
 天王补心丹和桂附地黄丸可以同服吗
 腹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