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侣山堂 > 中医书籍 > 正文
医学实在易:寒症

<<医学实在易>>目录

字体:

霍乱吐泻

理中汤 通脉四逆汤猪胆(见《伤寒论》

五苓散 治霍乱吐泻而渴者,太阳症悉具,口渴呕逆,小便不通等症,水肿症借用颇验。

泽泻(二两) 白术 茯苓 猪苓(各一两) 桂枝(七钱

共为末,以米饮调下三钱,多饮暖水以出汗。今人作小剂,水煎服。

鼓胀单腹胀方

胃苓散(见泄泻

www.med126.com/zhicheng/圣术煎 治脾虚作胀,及久患吐泻等症。

白术(微炒,一两) 陈皮(二钱) 干(三钱) 肉桂(二钱

水煎服。虚甚,加附子

白术补脾,脾得补则善运,善运则食消而胀去。欲其运多于补,则生用;欲其补多于运则熟用。凡药生则行速,熟则行缓,自然之理也。若炒焦,则全失其本性,反令损脾增胀。

陈皮达结气于外,干姜祛寒气于中,肉桂化太阳之气于下。下焦气化,而上中二焦之气亦治,此景岳新方中之第一方也。

连理丸 治腹胀如箕,时吐酸水者,又治久泻如神。

人参 白术 干姜 川连(各二两) 炙草(一两

蜜丸,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日两服。

喻嘉言云∶“酸水时吐时生,为单腹膨胀,及心、胸、腹、胁俱痛,不用八味地黄丸,为柔中之刚,而用此丸为刚中之柔,取其大苦大辛,能变胃而不为胃变也。”愚按∶以白术易苍术,其力更大。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治气分,心下坚大能如盘,边如旋杯。

桂枝 生姜(各三钱) 炙草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大枣(四枚)

水三杯二分,先煮麻黄至二杯二分,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温服,日夜三服,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此症是心肾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积月累,如铁石难破。方中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也。

枳术汤 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而不如旋杯,邪尚散漫未结,虽坚大而不满痛也,水饮所作(《金匮》特提水饮,所以别于气分也。

枳实(二钱) 白术(四钱

水煎服,日三服,腹中 即当散也。言水饮所以别于气分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方中取白术之温以健运,枳实之寒以消导,意深哉。胃为阳,阳常有余;脾为阴,阴常不足;胃强脾弱,则阳与阴绝矣。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水饮作矣。方中用术以补脾,用枳以抑胃,脏腑分理,所以治水饮之原易,老逞其庸浅之见,变汤为丸,只认为一补一消之法,学人切勿述此陋语,为有识者笑。

四七汤 胀而属七情所致者,宜此汤主之。

半夏 茯苓(各三钱) 浓朴(二钱) 苏叶(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此方妙在紫苏叶一味以散结,香以醒脾,而顺气消胀行水乃其余事www.med126.com/kuaiji/

疝气

五苓散(方见吐泻) 此方治疝气以白术为君,以桂枝换肉桂,再加茴香木香木通川楝子、附子方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实在易>>目录

    相关文章
     牢脉本义
     简谈几味实用中草药
     面神经炎后遗症
     立应散(《百一》卷十六引朱保义方)
     六经总论
     虚烦七条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