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实施方案
(2006-09-20)
为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根据区、州《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工作,特制定我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项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邹 渤 市卫生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副组长:者永文 市疾控中心主任
张跃天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郑国栋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董俊华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严新萍 市卫生局干事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启动后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相关资料收集汇总、分析、撰写工作报告,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郑国栋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员:吴德荣 市疾控中心疾控科主任
程爱国 市疾控中心宣教科主任
李建平 市疾控中心疾控科工作人员
邓 晟 市疾控中心疾控科工作人员
二、项目工作目标
采取针对性健康促进策略,在项目期内提高全市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知晓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
三、项目工作内容及措施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包括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运用社区参与手段,提高全市人群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一)目标人群的选择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范围
在全市选择病情仍然较重、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乡镇作为本次项目的目标人群。健康教育措施覆盖到乡镇的所有行政村,主要项目人群是村医、村干部、教师、中小学生、家庭主妇。
(二)培训与督导
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咨询。
(三)基线调查
1、全市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抽取一所小学、选择3、4、5年级各30名学生(人数不足时从临近的村小学补充),计90名学生实施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同时在每个小学所在地(乡或村)随机选择30名家庭主任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并采集家庭主妇家中盐样,进行盐碘定量检测。要求在5月15日前完成基线调查任务。
2、全市随机选择100—150名机关干部、宗教人士、教师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参照家庭主妇组调查表。
(四)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
1、学生: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列入学校授课内容,并安排课程,碘盐鉴别活动(具体操作见附件3);作文比赛;安排课外社会活动,如让学生到零售店或向家长宣传碘缺乏病危害和吃碘盐的好处。
2、家庭主妇: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传,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向家长宣传碘缺乏病危害和吃碘盐的好处;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利用地方文艺活动进行宣传;计划生育部门参与宣传。
3、一般群众:开展5•15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画、小册子、举办专家咨询和知识讲座;通过宗教人士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入户发放宣传品;电视播放防治碘缺乏病宣传片或公益广告。
(五)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半年后,针对项目实施前基线调查确定调查的人群,再次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及检测家庭中食用盐,并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健康问卷及格率、平均分、合格碘盐食用率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四、资料填报
1、填报内容:见附件1、2、3、4、5,表1、表2、表3、表4、表5。
2、填报要求:
(1)必须按要求逐项填报,符合逻辑性,不得遗漏,不得缺项,各种数据真实可靠。
(2)市疾控中心按照自治区疾控中心地方病数据录入统一格式进行汇总,并将光盘随书面报告一同报州疾控中心地方病科。光盘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录入数据的原始数据;全市调查结果汇总分析报告;各分项要求的相关资料。
调查表格、数据库录入格式和相关资料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网站下载。
网站地址:http://www.hrbmu.edu。cn/crcfedc/index.htm。
五、工作进度安排
活动内容 | 完成时间 |
1、制定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 2006年4月 |
2、人员培训 | 2006年5月 |
3、基线调查 | 2006年5月15日前 |
4、项目现场实施、盐样碘含量测定、效果评价及督导 | 2006年5月—9月底 |
5、资料汇总分析、撰写工作报告、有关材料上报州卫生局、技术报告及原始数据电子版上报州疾控中心地方病科 | 2006年10月—11月 |
6、项目完成情况评估验收 | 2006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