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国家医学考试网
各省医学考试信息
浙江 重庆 河南 广东
河北 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 安徽 山西 江苏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陕西 兵团 甘肃 宁夏
辽宁 青海 新疆 西藏
吉林 黑龙江 海南 内蒙古
 医学全在线 >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 陕西卫生厅 > 宝鸡 > 正文
关于2013年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报名的通知
来源:陈仓区卫生局 更新:2013/9/3 字体:

宝鸡市陈仓区卫生局
关于2013年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
报名的通知
宝陈卫字(2013)69号
各医疗卫生单位:
接市中医药管理局通知, 2013年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的报名、审查工作将于2月18日至3月31日开展。请各单位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报名,并做好报名初审工作,于4月5日前汇总后上报医政中医股审核。具体内容请登录宝鸡市卫生网中医中药栏。
宝鸡市陈仓区卫生局
二〇一三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中医 考核报名 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 档(二)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2013年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的通知
陕中医药发[2013]1号
根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和《陕西省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办法》(陕中医发〔2010〕12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将开展2013年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资格
㈠出师考核
⒈师承人员应当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
⒉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⑴具有中医类别中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⑵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⑷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⑸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㈡确有专长考核
⒈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是指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人员从事的传统医学医疗活动,或者未取得有效行医资格人员但在中医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的传统医学医疗实习活动)。
⒉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
二、需要提交的材料
㈠出师考核
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见附件);
⒉本人身份证明;
⒊近期同一底版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4张;
⒋学历或学力证明;
⒌指导老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者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出具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证明;
⒍当地卫生局认可的师承证明;
⒎经公证的师承关系合同。
㈡确有专长考核
⒈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见附件);
⒉本人身份证明;
⒊近期同一底版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4张;
⒋申请人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其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年限的材料;
⒌两名从事相关专业的执业医师出具的证明其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的证明材料及两名执业医师身份证、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⒍30份证明确有专长人员技术专长疗效的病例资料及诊疗患者评价材料。
以上材料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一式两份。确有专长人员30份证明确有专长人员技术专长疗效的病例资料及诊疗患者评价材料只提供原件。
三、申报程序
㈠出师考核
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向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对申请出师考核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上报省中医药管理局,经我局审查符合考核条件的,发给准考证;不符合考核条件的,在受理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出师考核者说明理由。
㈡确有专长考核
确有专长考核由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申请参加确有专长考核的人员,向所在地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上报各设区市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经审查符合考核条件的,发给准考证;不符合考核条件的,在受理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出师考核者说明理由。各设区市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及时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报送报名信息。
四、考核方式
㈠出师考核包括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确有专长考核包括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和综合笔试。
㈡出师考核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取基本操作与临床答辩的方式;确有专长考核的临床实际本领考核,采取基本操作、临床答辩、居民和患者评议评价的方式。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的综合笔试,均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五、考核内容
㈠出师考核
⒈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际本领)考核
⑴基本操作: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⑵临床答辩: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②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③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④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⒉综合笔试
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
⑵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⑶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⑷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
⑸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㈡确有专长考核
⒈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际本领)考核
⑴基本操作:①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临床技术;②中医独特诊疗技术。
⑵临床答辩(临床答辩结合本人专长):①与专长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②与专长有关的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③与专长有关的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④中医独特诊疗技术的掌握与临床应用水平。
⑶评议评价:选30名居民和30名患者对确有专长人员技术专长进行评议评价。
⒉综合笔试
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
⑵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⑶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⑷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
⑸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⑹中医技术专长方面的临床专业知识。
六、考核分数
㈠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100分
⒈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
⑴中医基本操作试题:40分;
⑵中医临床答辩试题:60分。
⒉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
⑴中医基本操作试题:40分;
⑵中医临床答辩试题:60分;
⑶居民和患者的评议评价:合格。
㈡综合笔试:300分
⒈出师考核
⑴中医基础知识试卷(150分);
⑵中医临床专业知识试卷(150分)。
⒉确有专长考核
⑴中医基础知识试卷(150分);
⑵中医临床专业知识试卷(150分)。
七、考核合格标准
㈠出师考核合格标准
⑴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满分100分,达到60分为合格;综合笔试满分300分,达到180分为合格;
⑵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均合格者,为出师考核合格。
㈡确有专长考核合格标准
⑴临床实际本领考核满分100分,达到60分为合格;综合笔试满分300分,达到180分为合格;
⑵居民和患者对确有专长人员技术专长的评议评价,70%以上的居民和患者有疗效的为合格;
⑶临床实际本领考核、综合笔试和居民患者评议均合格者,为确有专长考核合格。
㈢出师考核中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中的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合格成绩两年有效,综合笔试合格成绩当年有效。
八、时间安排
㈠报名审查阶段(2013年1月20日-4月20日)
出师考核报名材料初审和确有专长人员材料审查时间截止时限由各设区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各设区市将出师考核初审合格人员材料于4月13日前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医疗科研处,逾期不予受理。
㈡考核阶段(2013年4月20日-5月20日)
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个人准考证标注为准。
九、收费标准
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费用均为280元/人。
十、工作要求
㈠各级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及时将政策传达下去,并逐级认真进行报名审核,确保考核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各区(县)卫生局在每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文件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负责通知本辖区内有关人员。
㈡各设区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组织好本辖区内确有专长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确有专长考核考务管理具体措施,根据申请确有专长考核的人员情况设置考场,处理、上报确有专长考核期间发生的问题。对辖区内确有专长考核进行分析,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交考核结果统计分析报告。
㈢各地要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对伪造有关证明文件取得考试资格或取得出师证书、确有专长证书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其考试资格,收回证书。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联系人:张 鑫、王勇刚
电 话:029-87346771 029-87325287(兼传真)
  
附件:
   1、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
   2、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申请表
相关文章
 内蒙古卫生网:关于贯彻落实医师资格考试委
 珠海卫生网:珠海市干部保健办公室2012公开
 嘉善国家卫生人才网:关于上缴2012年国家医
 宝安区医学网:转发省关于做好2010年住院医
 文成县卫生考试网:关于文成县第三周期医师
 大连医考网:关于继续实施辽宁省乡村医生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