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2019年第3期
问题索引:
【问题】
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象特点!
具体解答:
一、小儿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一)胚胎期造血 先后在卵黄囊、肝和骨髓形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至6周出现,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
2.肝造血期 在胚胎第6周至第8周开始肝脏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4至5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消退;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脏在第8周开始造血,先造红细胞,稍后造粒细胞,5个月后脾脏造红和粒细胞功能消退,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器官。同期胸腺和淋巴结开始有造淋巴细胞功能。
3.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时骨髓腔发育已初具规模,但其造血功能在第4个月才开始,第6个月后才渐趋稳定,并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出生2~5周后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儿童期脂肪组织(黄髓)逐渐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等扁骨,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故造血的代偿潜力甚少,如果需要增加造血,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大,同时可出现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即恢复正常。
二、小儿血象特点
各年龄期小儿的血象不同。
(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1.红细胞生成需要持续地供给氨基酸、铁、某些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等。来源于肾小球血管丛上皮细胞的红细胞生成素特异性调节红细胞的生成,组织缺氧可刺激它的生成。
2.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较高,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1012~7.0×1012/L,血红蛋白量为150〜220g/L,未成熟儿可稍低。
3.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而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以上因素造成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经过,3个月以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1.白细胞总数 初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109~20×109/L,生后6~12小时达21×109~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2.白细胞分类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化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35,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初生儿末梢血液中也可出现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但在数日内即消失。
(三)血小板数 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为150×109~250×109/L。
(四)血容量 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约占体重的8%~10%。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