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
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 )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
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
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
4.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
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
6.有利于个性矫正发展。
7.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
六、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
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
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
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
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
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七、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
1.整理归纳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
2.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情况。
3.环境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4.他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价。
八、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1.一般资料: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史: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3.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2.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4.心理测量;
(1)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
(2)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
九、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
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十、正确理解初步印象步骤;初步印象即初步诊断涉及三方面内容:
1.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2.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3.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按三步进行:
1.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
2.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
3.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十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十二、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⑴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⑵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注,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⑶表达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敬爱那里在对人的乐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饥饿拿自己,自信谦和的基础上。真诚应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
⑷表达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要善于把握角色,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⑸积极关注来访者。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十三、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十四、如何确定咨询目标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明确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十五、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 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