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医学论文 > 药学 > 正文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疗效观察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5/16 字体:

 

由于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还有许多局限性,并且恶性肿瘤的治疗大多具有创伤性,疗效还不能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程度,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对于恶性肿瘤都存在着恐惧心理。因此,一旦获知自己患了恶性肿瘤之后,很多患者都有怀疑、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这种不良情绪又会对肿瘤的正常治疗产生干扰,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笔者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74岁,平均58.12±2.87岁。既往均无精神病史,也无精神病家族史。


  1.2 病例选择 40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已获知自己患了恶性肿瘤,但对于疾病的恶性程度了解得不甚清楚。


  40例患者中,胰腺癌12例,肺癌2例,乳癌14例,肝癌4例,肠癌4例,子宫癌2例,黑色素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40例患者按照《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进行分类,其中轻度抑郁者15例,中度抑郁者23例,重度抑郁者2例。


  2 治疗方法


  2.1 心理疏导 (1)根据患者对自身所患恶性肿瘤的知情程度,通过心理疏导,首先使患者情绪稳定,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泰然心态;(2)使患者认识到恶性肿瘤虽然是一种凶险的疾病,但并不等同于不治之症,通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缓解病痛,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3)安排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中药治疗 中药以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为基础方,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加减,方药为:炙甘草、淮小麦、大枣、党参黄芪白术茯神枣仁、广木香当归远志、炒栀子柴胡香附半夏等。1剂/d,口服2次,每次200ml。4周为1个疗程,一般患者均经两个疗程治疗,最短的5周,最长的14周,平均治疗7.64±2.14周。


  3 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依据《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判定疗效。


  显效(主症及兼症经1个疗程治疗后各有3项以上消除,未出现反复,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以上)2例;有效(主症及兼症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有3项以上消除,睡眠时间达到4个小时以上)28例;无效(主症及兼症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消除的症状不足3项;睡眠时间不能达到4个小时)4例;恶化(主症与兼症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无消除,反而加重)3例。总有效率为75%。


  4 讨论


  随着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经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是这种进展还不足以消除人们对恶性肿瘤的恐惧。国内外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癌症患者的情绪反应又以抑郁最为常见[1~3]。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祖国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在人体内形成,除了外邪的入侵外,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邪毒(致癌因子)乘虚而入,日久则形成肿瘤。而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又成为抑郁症产生的基础。《灵枢.移精变气论》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脏腑活动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血脉充盈、气血和调、脏腑功能协调有序,是各种心理活动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反之就会导致情志异常,而情志异常又会加剧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的异常和紊乱。


  针对恶性肿瘤抑郁症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笔者采用攻补兼施、扶助正气为主的治疗方法,方中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兼补脾气;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柴胡、香附、姜半夏疏肝理气、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健脾燥湿之功。


  当然对恶性肿瘤抑郁症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只有当恶性肿瘤得到有效 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才能得到最根本的缓解。

 参考文献:


  1,Mssie MJ.Holland JC.Depression and the cancer patient.J Clin Psychiatry,1990,51(suppl):12


  2,Eschwege F.Depression and cancer.Encephale,1994,20(4):657


  3,Stefanek Me,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on cology outpatients.Psychosomatics,1987,28:530


 

相关文章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嘌呤类药物作用及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
抑制素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端粒酶与胃、结肠肿瘤的关系及其调控
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