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微 信 搜 索
临床技能
科目
临床技能 外科技能 中医临床
病例病案 影像与技术 综合信息
辅助检查 护理技能 医学论文
 医学全在线 > 临床技能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
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0例术后疗效观察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1 字体:

 

关键词:四点式 

   【摘要】  目的  探讨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保持前房深度,鸭嘴镊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角膜切口自行密闭。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术前视力:眼前指数~0.05;术后视力:0.5~0.8者5例(5眼),0.9~1.0者5例(5眼);并发症:1例(1眼)瞳孔区渗出膜;1例(1眼)角膜轻度水肿,此2例(2眼)经治疗痊愈。结论  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少而轻,效果理想,因此,在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进行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完全可行、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人工晶体;前房型


     在眼科临床中,人工晶体大部分是后房型的,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有关报道并不多见。本文总结了10例前房型四点式人工晶体植入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例(10眼),男4例(4眼),女6例(6眼);年龄36~68岁,平均62.5岁;36~55岁者5例(5眼),56~68岁者5例(5眼)。二期植入者7例(7眼);后房型改前房型者1例(1眼);术中后囊破裂者2例(2眼)。视力:眼前指数~0.05。
  1.2  方法
  1.2.1  麻醉  用美国Alcon公司生产的0.5%爱尔凯因,术前15min在结膜囊内点眼3次,每次1~2滴,必要时术中追加麻醉药。
  1.2.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以保持其足够深度,术毕切口自行密闭不予缝合。二期植入者将前房型人工晶体直接植入前房即可;后房型改前房型者,先将后房型晶状体取出,用2%匹罗卡品缩瞳,再植入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术中后囊破裂者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用2%匹罗卡品缩瞳,作虹膜根切,以防术后继发青光眼,再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2.3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10例患者术中未见并发症,术后1例(1眼)出现瞳孔区渗出膜,1例(1眼)角膜轻度水肿。前者用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后者用典必舒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共用3天,此2例(2眼)经治疗均痊愈。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7~14个月。视力:0.5~0.8者5例(5眼),0.9~1.0者5例(5眼)。术后并发症:1例1眼瞳孔区渗出膜,经治疗大部分吸收;1例1眼角膜水肿,经治疗水肿完全吸收。视力均有显著提高。
  3  讨论
  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因为这样的术式,不仅更符合人的自然晶状体的解剖部位,同时术后并发症亦少。而前房型人工晶体则是在后房型人工晶体不能植入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术式[1]。但本文报告的10例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理想的手术效果。在术后尽管有2例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但都很轻,经治疗均痊愈。因此,通过本文10例手术的实践,初步说明,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若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选择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亦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


  【参考文献】
  1  郑邦和.眼科临床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9.

 

相关文章
进展性脑梗死64例医源性因素分析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要求
医源性眼部血管阻塞的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探讨
无休止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导管射频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