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专业知识一 > 药理学 > 正文
《药理学》辅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5/4 字体:

1. 有相似的体内过程(ADE)
由于氨基苷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的氨基和胍基等碱性基团,为比较强的有机碱, 因此
A(absorption):口服难吸收,适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全身感染需注射给药
D(distribution):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分布浓度高;
E(elimination)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尿药浓度高,适用于泌尿道感染,在碱性尿液中抗菌作用增强。
2. 抗菌谱相似
? 对多数需氧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G-球菌效差;
? 对耐药金葡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其它G+球菌如链球菌无效;
? 大多数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效,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西索米星、阿米卡星等;
? 部分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效,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都有效。
3. 抗菌机理相似
氨基苷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1)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起始、延伸、终止)即全过程:
? 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 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合成异常无功能或毒性的蛋白质,;
? 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核糖体的解离。

(2)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漏致细菌死亡。
4. 细菌对氨基苷类易产生耐药性,其机制为:
? 产生钝化酶:是细菌对氨基苷类耐药的重要机制,如产生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乙酰转移酶等分别使氨基苷类分子中的游离羟基磷酸化、核苷化和游离氨基乙酰化,从而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是细菌耐药的另一原因,如铜绿假单胞菌对链霉素的耐药;
? 改变靶位:与氨基苷类结合的P10蛋白结构改变,使药物不能与其结合;
? 缺乏主动转运功能:氨基苷类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是一个需氧耗能的过程,厌氧菌细胞膜缺乏主动转运泵,故对氨基糖苷类天然耐药。
5. 主要不良反应相同
(1)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损害和耳蜗损害,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
预防:? 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力,
? 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尼酸脱水甘露醇合用,
? H1受体阻断剂可掩盖其耳毒性,避免合用。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肾毒性: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甚至无尿;
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
(3)肌毒性:氨基苷类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
原因:可能是氨基苷类与Ca2+结合,或在突触前膜与Ca2+竞争钙结合部位,阻止Ca2+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所致;
抢救: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对抗。
(4)变态反应: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药热、链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特点:过敏性休克少见但死亡率高。
防治 :(1)皮试
   (2)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

相关文章
地塞米松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青霉素类-氟氯西林钠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点辅导《答疑周刊》08第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章药品包
2006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全站搜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