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物的生物转化1.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2.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后的结果★★★
(1)失活:成为无药理活性物质。
(2)活化:无药理活性成为有药理活性或产生有毒物质。
3.生物转化分两个时相★
(1)f相包括氧化、还原或水解,催化T相反应的酶主要为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肝脏是生药物牛物转化的主要部位。
(2)Ⅱ相为结合,是母药或代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结合。结合物一般极性增加,活性降低或灭活。
4.肝药酶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由多种酶所组成,可作为单加氧酶、脱氢酶和酯酶等催化药物的代谢反应,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某些药物可使肝微粒体酶系的活性增强或抑制。
(1)肝药酶诱导药★★★:能够诱导P450酶,使之活性增加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使之代谢加快。如苯巴比妥、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苯妥英钠、地塞米松、水合氯醛、甲丙氨酯等。
(2)肝药酶抑制药★★★:能够抑制P450酶,使之活性减弱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使之代谢减慢。如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别嘌醇、酮康唑等。
(四)药物的排泄1.排泄药物原形和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途径
(1)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被动重吸收、肾小管主动分泌。
影响因素:
①影响滤过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浆蛋白结合率;
②肾小管中重吸收量与尿液pH有关,一般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易于排出,碱性药物则相反;
③两个分泌机制相同的药物合用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如丙磺舒抑制青霉素肾小管主动分泌,延长并增强药效。 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2)胆汁排泄: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简单扩散或主动转运的方式自胆汁排泄而后进入十二指肠,再经粪便排出体外。
肝肠循环★★★:由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的部分药物可在肠道被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药物作用明显延长,如洋地黄、地高辛和地西泮。
(3)其他排泄:乳汁、唾液、呼吸道等。
三、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二)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药峰浓度(Cmax)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吸收后的血药浓度最大值。
2.药峰时间(tmax) 达到药峰浓度所需的时间。
3.表观分布容积(Va)★★★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其本身并不代表真正的容积。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是指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量问的一个比值,Vd一A/C一体内药量/血药浓度。
4.消除速率常数(k) 是药物从体内消除速率的一个速率常数。
5.消除半衰期(tl/2)★★★是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之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t1/2—0.693/k.
6.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 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7.生物利用度(F)★★★是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度量,是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8.清除率(CL)★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升体液中的药物清除掉,是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重要的参数。
(三)房室模型1.一级动力学(恒比消除)★★多数药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2.零级动力学(恒量消除)★消除半衰期不恒定,随血浆浓度高低而变化(量大长,量小短)。
3.一房室模型 用药后药物进入血循环并迅即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中,而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则称此系统为一室开放模型。
(四)连续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Css):又称坪值,在临床治疗中多数药物都是重复给药以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给药速率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1.单次给药时,经4~6个tl/2体内药量基本消除(>96%)。
2.恒速静脉滴注药物时,血药浓度没有波动地逐渐上升,经4~6个tⅢ达到稳态浓度(Css,坪值)。
3.连续分次给药,即每隔一定时问(如一个t1/2)给予等量药时,血药浓度波动上升,经4~6个t1/2/2达Css. 4.首剂加倍(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t1/2Ⅲ特长或特短的或零级动力学药物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