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执业医师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医师 > 中医师 > 综合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基础理论辅导:气和血的关系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6/8 字体: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即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

  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液不能自行,其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血液的循环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迟缓;气滞则血行滞涩不畅,甚则可形成血瘀。气机逆乱,则血行亦可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则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经常配合使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此是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气能摄血:摄血,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血液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于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气虚,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其治疗往往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三个方面(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


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不仅是化生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方能存在于体内。若气失去依附,则将浮散无根,易于发生气脱而涣散不收。所以,血虚者,气亦易衰;血脱者,气便随之而脱。临床上,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相关文章
遂宁200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
铜仁2010年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查分
2011年南充市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不合格名
遵义市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成绩
2012年松原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成绩单(7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