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公共营养师
资讯
考试动态 政策法规 复习资料
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 更多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营养师 > 复习资料 > 正文
公共营养师二级辅导资料: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11/24 字体:

公共营养师二级辅导资料: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1)豆类的种类和主要营养成分

豆类可分为大豆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豆类。大豆类按种皮的颜色可分为黄、青、黑、褐和双色大豆五种。其他豆类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

1)大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为35%-40%;脂肪含量中等,为15%-20%;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为20%-30%.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B族维生素和铁等的含量较高。干豆类几乎不含抗坏血酸,但经发芽做成豆芽后,抗坏血酸含量明显提高。

2)其他豆类:蛋白质含量中等,为20%-25%;脂肪含量较低为1%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在55%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

(2)豆类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特点

豆类蛋白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但蛋氨酸较少,因此利用率较低。

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其中油酸占32%-36%,亚油酸占51.7%-57.0%,亚麻酸2%-10%,此外尚有1.64%左右的磷脂。

碳水化合物组成比较复杂,多为纤维和可溶性糖,几乎完全不含淀粉或含量极微。

(3)豆类的合理利用

1)合理加工:不同加工和烹调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明显的影响。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65.3%,但加工成豆浆可达84.9%,豆腐可提高到92%-96%,因此,大豆的加工与谷类不同,加工得越细越好。

2)合理搭配: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与含赖氨酸较少的谷类搭配食用,可充分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此外,干豆类几乎不含抗坏血酸,但经发芽做成豆芽,其含量明显提高。

2012营养师国家资格统一鉴定题库下载

相关文章
 2012公共营养师二级知识点:功能食品
 营养师考前知识辅导:春季饮食口诀“五多五
 卫生部制定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
 营养师知识:紫色食品可以护眼防癌
 2012年广东省更新公共营养师报名软件的通知
 营养师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第三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