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营养学)
一、 蛋白质
1. 蛋白质营养学意义,氮平衡等指标在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水平上的意义。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氨基酸概念,氨基酸模式。
2. 蛋白营养不良和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3. 事物蛋白质质量评价。
4. 蛋白质的事物来源和供给量,蛋白质供热量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比。
二、脂类
1.脂类的分类与营养学意义。
2.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生理功能、事物来源和供给量、机体必需脂肪酸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3.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
4.膳食脂类来源和脂肪的供给量、脂肪供热量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比。
三、碳水化合物
1.热能单位表示法、热能细述的概念、三大营养素的热能细述。
2.人体的热能消耗,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3.热能消耗的测定方法,人体各种活动的热能消耗参考数值。
4.膳食热能来源及供给量。
五、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1.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钙、铁、碘、锌、硒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缺乏症、供给量和事物来源;磷、铜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和供给量;锰、钴、铬的生理功能、供给量和食物来源;溴的生理功能。
六、维生素www.med126.com
1.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作用机理、营养缺乏症、食物来源与供给量、营养状况鉴定和维生素A、D毒性。
3.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6、叶酸、烟酸、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作用机理、营养缺乏症和营养状况鉴定、事物来源和供给量。
七、特殊条件人群的营养
1.孕妇、乳母、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
2.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
3.母乳喂养的优点、初乳的特点、母乳和牛奶成分比较。
4.辅食添加的时间和品种。
5.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6.高、低温人群代谢特点、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
7.职业性接触有毒物质人群的营养。
八、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谷粒的结构与营养成分分布、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及贮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营养。
2.豆类、坚果类及油料的营养价值以及主要蛋白质制品。豆类制品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素等的概念及其影响、植物蛋白质在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中的重要地位。
3.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加工、烹调、储存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野菜、野果与食用蕈类的营养价值。
4.肉类及鱼类、奶及奶制品、蛋类的营养价值。
九、社会营养
1.社会营养的概念、目的和内容。
2.营养生理需要量和膳食营养供给量的概念。
3.营养调查的概念、目的和内容,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4.营养检测的概念、特点、类型和检测指标。
5.制订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案。
6.调整我国食物结构的重点、我国的膳食指南、食谱编制的方法。
7.食物资源开发的方向。
8.解决我国居民蛋白质营养问题的现实途径。
9.大豆蛋白质对我国居民营养的特殊意义。
10.食品强化的概念、目的、要求和监督管理。
11.对开发研制新资源、www.med126.com新食品的原则要求。
12.社会营养宏观调控的措施,社会营养的经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