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5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30万吨乙烯装置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化工装置,1976年投产至今运行近20年。随着国内
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步暴露出技术相对落后,设备日趋老化,产品结构不合理,消耗较高,效益较低的问题。1992年,经国家批准,依托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对这套装置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把30万吨乙烯装置改造成为45万吨,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燕化在建设思想、建设模式、建设方法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自《燕化之路》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扼要说明我国“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1~4,指出我国实现“九五”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哪些矛盾。(4分)
(3)根据材料3~5,指出实现“九五”目标的主要途径。(4分)
30下列是有关美国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材料:
材料1
延长最惠国待遇并继续与中国交往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也不是战略上的,而是道义上的。向中国输出自由和民主的理想是对的。鼓励中国学生来美国和有才华的美国学生去中国是对的。孤立中国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希望影响中国的话。
我们需要发挥坚信民主思想的力量。如果我们奉行一项力求同中国人民来往并促进对我们有利的商业关系的政策,我们可以帮助创造一种民主改革的气候。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进口世界的商品和劳务而阻止外国思想入境的。民主思想使每一个大陆的国家得到改造,中国必然也会发生变化。
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来不仅仅是美国利益的体现。它是美国理想的延伸。美国政策这个道义的方面要求我们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摘自美国总统布什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1991年5月27日)
材料2
我们应当运用我们的外交和经济手段,使走向民主化的国家获得实际的鼓励,使拒绝民主化的国家付出更高的代价。我们有权以各国在民主化和市场改革的实际进展为条件确定我们对不同国家的外援和减债政策。针对某些特殊的情况,例如中国的情况,我们应当以政治自由化和负责的国际行为作为提供优惠贸易条件的前提。
摘自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时的第三篇政策声明:《美国安全的新契约》(1991年12月12日)
材料3
21世纪的经济正在中国形成。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全世界最快的。中国是美国价值80亿美元的商品市场,给美国15万人的就业提供了机会。中国拥有核武库,它是亚洲乃至全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是我为何延长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以及在加强美中关系的同时,开始实行支持促使中国进行建设性变革的力量的新方针的原因所在。
把人权同最惠国待遇联系起来已把我们带到了尽头。由于政治动乱和困难的时候中国所取得的进展,提倡人权的人中几乎没有人主张完全取消最惠国待遇。不过,有些人仍然建议实行有针对性的而又全面的制裁,或者把人权同我们每年对最惠国的审议联系起来。
我认为,在推动中国的人权事业方面,这样的办法比起我们正在寻求的办法可行性更小,而破坏我们本身在那里的利益的可能性更大。
我在中国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是符合美中两国长期利益的。我相信,事实将证明,这些行动是推动人权事业的最好的办法。
摘自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4年5月31日洛杉矶时报的文章:《孤立中国不可能改善人权状况》
材料4
在中南
海红墙后面,地面干干净净,
桃花花瓣随风飘入平静的湖中,一派宁静的景象,但这里是做出强硬决策(特别是对美国)的指挥中心。
克林顿政府已同意让中国获得它最想得到的东西即最惠国待遇,但美国政府有可能以中国仿制美国软件和类似产品为由通过提高对中国进口货的关税使中国蒙受2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国会还有可能采取有选择的制裁措施,而克林顿总统则可能在选举年难以否决这些措施。
但是中国的立场越来越明显:由于美国工商界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美国缺乏使任何认真的经济压力起作用的那种力量。
北京领导人现在扬言要对美国任何制裁措施,哪怕是有选择的制裁采取报复行动,尽管如此,克林顿政府还是在作好准备,以便就中国未能实施1995年一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对来自中国的巨额玩具、服装和其他进口货征收惩罚性关税。目前正在华盛顿考虑的其他一些制裁措施的目的显然是为国会和克林顿政府提供政治“掩护”,便于它们继续让中国获得最惠国地位,而且大概不加任何条件,为了不让对华政策批评者获得退路,民主党人正在敦促克林顿总统在非最惠国待遇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以对付说他在对华问题上软弱无力的指责。
然而,所有这些行动都不会使中国领导人改变政策,也不会对中国正在猛增的贸易顺差造成什么影响。
摘自美国1996年5月6目《商业周刊》的文章:
《美国扬言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北京采取强硬路线》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和2,指出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两者的异同。(3分〉
(2)材料3说明,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试指出这一变化,以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4分)
(3)材料4认为,1996年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显然是为国会和克林顿政府提供政治‘掩护’,便于它们继续让中国获得最惠国地位,而且大概不加任何条件”,对此应如何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