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 正文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8/25 字体:
(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 )

一、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prostate)又称前列腺肥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依年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男性均有不同程度增生,但多数无症状。

  病因

  一般认为和体内雄激素及雌激素平衡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雄激素主要促进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分泌,雌激素则主要促进前列腺间质结缔组织、平滑肌纤维和部分腺体增生。尿道周围部前列腺也称前列腺内区(包括尿道周围的中叶及部分侧叶,系由Müller管分化而来,此部分即所谓女性部),对雌激素敏感;而包膜下前列腺,也称前列腺外区(即所谓男性部)对雄激素敏感。在动物实验中给切除睾丸的大鼠注射雌激素,则前列腺增生;如同时注射雄激素或给未切除睾丸的动物注射雌激素均不形成前列腺增生。在人类,青春期阉割者不发生前列腺增生,所以雄激素的存在似乎是前列腺增生所必需的条件。人前列腺增生的原因可能和雄激素减少、雌激素相对增高的平衡失调有关。

  病变

  肉眼观,正常前列腺约栗子大,重约20g,增生的前列腺可达正常的2~4倍,甚至可达100g以上。切面见增生多发生于尿道两侧与后侧,或偶见只限于尿道后侧,将尿道压迫成一裂隙,并在膀胱的尿道开口处向膀胱内凸出(图14-2)。增大部的前列腺呈结节状,一般直径在0.5~2cm,灰白色,有纵横交错的条纹,其间夹杂有蜂窝状小孔,或小囊腔。切面的形态和增生的成分有关,如纤维、肌肉组织增生较显著时,则质地较实韧;如腺体增生较显著,则呈白色或灰黄色蜂窝状或囊性结构,用手指压迫时可有较多白色混浊的分泌物溢出于切面上。增生周围的前列腺组织被压迫而形成一假性包膜,所以能将增生的结节剥离出来。

图14-2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明显肿大,压迫膀胱颈部,且部分突入膀胱三角区;膀胱扩张肥厚,粘膜面可见代偿肥大的平滑肌条索呈梁状

  镜下,可见前列腺的腺体、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呈不同程度增生(图14-3)。一般认为前列腺增生是先在尿道两侧的粘膜下,纤维及平滑肌增生,形成多数的小结节状,以后腺体也相继增生,夹杂于增生的平滑肌与纤维组织之间而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由纤维及肌组织包绕的腺体结节。增生的腺体腺泡数目增多,体积也呈不同程度扩大。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核位于基底部,也可形成乳头状突入腺泡腔内。腺泡腔内有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偶可见淀粉样小体。纤维及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包绕或穿插于增生的腺体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间隔。间质中可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

  前列腺增生常引起排尿障碍和继发感染,约有半数患者需要进行治疗才能解除痛苦。

图14-3 前列腺增生

腺体平滑肌和纤维组织均呈明显增生,有些形成乳头状突入腺泡腔内,有些腔内含有分泌物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三节 子宫体疾病
第一节 骨折(fracture of bone)愈合
第八章 心血管疾病总论
第二节 高血压
第七章第一节 肿瘤概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