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专科诊疗 > 传染科疾病 > 正文
脊髓灰质炎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概述:

脊髓灰质炎(传染科)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较多,故为主要传染源。本病病毒主要是经口侵入,但在病前3—5日至发病后1周左右亦可经呼吸道由飞沫侵入人体。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新生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易患病,生后3~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最好在生后3~4个月应用疫苗。脊髓灰质炎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但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不发病但能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者远比发病者多,约占流行期的90%以上,而出现麻痹的病例仅占其中的极少数,一般少于1%。然而,一旦发生麻痹,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终生残疾。

症状表现:

1.前驱期:发热、纳差、多汗、乏力、烦躁,可伴咽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持续1~3天。如到此为止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前驱期热退后1~6天,体温再次上升(双峰热)。出现头痛、肌肉痛、感觉过敏、多汗、颈项强直等。www.med126.com

3.瘫痪期: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驰缓性瘫痪,以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瘫痪特点为近端大肌群受累较远端肌群重,感觉存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可有颅神经麻痹,或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脑炎表现。

4.恢复期:瘫痪后1~2周,瘫痪肢体肌群由远端开始而后近端逐渐恢复。

5.后遗症期:严重受累的肢体出现萎缩或畸形,而至跛行或不能站立。

诊断依据:

1.从未服过或不规则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2.早期有发热、多汗、感觉过敏。随之出现不对称性软瘫,肌张力减低,腻反射消失,感觉存在。

3.脑脊液、血液中查到特异性IgM抗体,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确诊。

4.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血液、脑组织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

治疗:

1.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2.瘫痪前期尽量避免肌肉注射药物或手术,以免诱发瘫痪。

3.瘫痪期应把瘫痪肢体放于功能位元,以免发生关节畸形。

4.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以促进瘫痪的恢复。

5.对症处理。

预防常识:

脊髓灰质炎是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0世纪要消灭的传染病之一。虽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口服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的免疫效果很好,免疫后维持终生,预防发病。因是减毒活疫苗,服时不要用热开水冲服,以免失效或减效。为避免您的孩子患本病,请按规定的免疫程式服用疫苗!一旦发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但重症脊髓灰质炎患者很难免有后遗症。

相关文章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肝性脊髓病
182-5 脊髓血管性疾病
脊髓蛛网膜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