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内科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正文
内科学授课教案-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13 字体: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

授课内容: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腺性心脏病

授课时数:3学时

一、   目的要求

(一)   详细讲解:肺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二)   重点讲解:肺心病的治疗原则。

(三)   一般介绍:肺动脉高压的分类与形成,肺心病的发病机制。

二、   教学重点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三、   教学难点

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与其它心脏病的心力衰竭治疗的不同之处)。

四、   教学方法

(一)  利用多媒体幻灯进行讲授。

(二)  结合肺心病典型病案进行讨论。

五、   教具

多媒体设备一套

六、   教学内容和步骤及时间分配(120分钟)

概述10分钟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5分钟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0分钟

www.med126.com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5分钟

病因10分钟

发病机制和病理  15分钟

临床表现  20分钟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0分钟

诊断与鉴别诊断  10分钟

治疗20分钟

并发症  5分钟

七、   板书提纲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一、肺动脉高压的分类与分级

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因

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一)流行病学:介绍发病率、发病年龄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免疫www.med126.com因素、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缺陷等因素与发病有关,病因尚不明确。

(三)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轻,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咯血等全身症状

(四)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特征以及其它有关检查的诊断价值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必须除外各种已知病因所致肺动脉高压

(六)治疗

(一)血管舒张药:钙拮抗药、前列环素等。

(二)抗凝治疗:可延缓疾病进程,首选华法林

(三)肺或心肺移植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扼要介绍此常见病患病率。地区、年龄、外因条件与患病率的差异。

(三)病因:COPD是肺心病最常见病因,占80%—90%,胸廓疾患、肺血管疾病等也占一定的比例。

(四)发病机制和病理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主要是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肺A血管炎、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气肿压迫等。

(3)血容量增多与血液粘稠度增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水钠潴留。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右心室肥厚或右心衰竭,少数可出现左心衰竭

3、其他主要器官损害:简述其他如脑、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五)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及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重点介绍失代偿期呼吸衰竭与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气促、紫绀、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凹陷性水肿。

(六)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简述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的诊断标准。

(七)诊断

依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心电、胸片等检查提示有右心增大征象可确诊。

(八)鉴别诊断

需与其它心脏疾患鉴别:如冠心病、风心病及原发性心肌病

(九)治疗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再参考痰菌培养及药敏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2)氧疗: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低流量低浓度鼻导管吸氧,呼吸衰竭可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3)控制心力衰竭:介绍本病治疗与其它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不同之处,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无效者选用适当的利尿、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药物。

(4)控制心律失常、抗凝治疗并加强心理护理工作

2、缓解期:

综合措施为去除诱发因素,增强免疫功能,长期家庭氧疗等。

(十)并发症

介绍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如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

(十一)预后与预防

加强防治工作,提倡戒烟、去除诱发因素、增强抗病能力。

相关文章
 中医骨科学教学管理
 妇产科学在线手术:腹会阴联合手术——后盆
 中医学授课教案:内科部分
 临床麻醉学理论教案:第八章
 免疫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授课教案:常用护理理论2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