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中医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中医骨科学-授课教案:第九章 手法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30 字体: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年级

2003

专业、层次

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方向

授课教师

徐祖建

职称

副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6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 手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折复位手法  第三节 脱位复位手法
 第四节 理筋手法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注明页数)

王和鸣 主编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上海科技出版社

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基础学习指导》,上海规划版97年第一版
丁断华、吴诚德《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
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骨伤科学》卷九"骨关节痹痿病学",1988年
《中国骨伤科学》卷十《骨疾病学》,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尚天裕.《中国骨伤科学·第一、二辑》北京.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94年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手法定义及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2、熟悉手法分类与效能。
3、了解手法的历史沿革。

4、掌握骨折复位手法(正骨八法)名称及操作应用。
5、熟悉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6、了解旧正骨八法(清·吴谦《医宗金鉴》)名称。

7、掌握骨折复位手法(正骨八法)名称及操作应用。
8、熟悉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9、了解旧正骨八法(清·吴谦《医宗金鉴》)名称。

10、掌握脱位复位手法操作。
11、熟悉脱位复位手法的注意事项。
12、了解脱位复位手法历史沿革。

13、掌握理筋手法的功效及操作。
14、熟悉理筋手法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15、了解理筋手法的分类。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手法应用原则
2. 手法定义及适应症
3. 手法禁忌症
4. 手法注意事项
5. 手法训练
6. 手法效能
7. 手法分类 

第二节 骨折复位手法
一 历史沿革
二 正骨八法
(一) 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二) 正骨八法操作应用名称
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第二节 骨折复位手法
正骨八法操作应用
1.手摸心会
2.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
3.按摩推拿

第三节 脱位复位手法
一 历史沿革
二 脱位复位手法
(一) 注意事项
(二) 脱位复位手法操作应用
1.手摸心会
2.拔伸牵引
3.屈伸回旋
4.端提捺正
5.足蹬膝顶
6.杠杆支撑
7.提托收展
8.推拿按摩  

一 理筋手法的历史沿革
二 理筋手法的功效
三 理筋手法的应用程序
四 理筋手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五 理筋手法的操作应用--按、摩、推、拿、滚、摇、扳、拍、刮www.med126.com/wszg/痧、踩蹻    

方法:

CAI, 大量图片简图加深感性认识,简表对比加深理解,布置一些内容自学,尝试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

1.www.med126.com/zhuyuan/ 手法定义及适应症

2. 手法禁忌症
3. 手法注意事项
4. 理筋手法的应用程序
5. 理筋手法的操作应用--按、摩、推、拿、滚、摇、扳、拍、刮痧、踩蹻

难点:

1. 手法应用原则

3. 手法禁忌症

4. 手法注意事项

5. 手法训练

6. 手法效能

7. 理筋手法的功

8. 理筋手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
 多媒体课件:第5章 补体系统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抗原变异
 妇产科学电子教案:流产、异位妊娠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实验课第十四章 围手术
 全科医学概论授课录像:英国全科医学教育
 卫生毒理学实验指导:实验四 小鼠精子畸形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