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手术图谱:普通外科下肢象皮肿手术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30 字体:

下肢象皮肿手术

  象皮肿系因淋巴水肿日久导致皮肤增厚、表面粗糙甚至坚硬如象皮而得名。淋巴水肿系因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全或后天性原因,如丝虫病感染、复发性丹毒、淋巴清除术、放射治疗、创伤后和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等使淋巴管狭窄、闭塞,所属肢体远端淋巴回流受阻、淤积于皮下组织间隙内而引起。可发生于上肢、下肢和会阴部。本文仅介绍下肢象皮肿手术。

  [适应证]

  轻度下肢象皮肿,可用非手术疗法(如烘绑疗法)。近年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也有行淋巴管吻合的报道。这里仅介绍传统的病理组织切除、皮肤移植术的适应证:

  1.巨大象皮肿。

  2.屡发丹毒样炎症,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3.局部状增生严重,或伴慢性溃疡久治不愈者。

  4.术后复发或伴淋巴液外漏者。

  丝虫引起的下肢象皮病,在丝虫病未治愈前,或下肢象皮病合并急性炎症时,不应手术。

  [术前准备]

  1.查微丝蚴 可用血涂片法,如为阳性须先行药物治疗。

  2.供皮区准备 根据切除皮肤的范围,选择供皮区并确定供皮区的大小,按常规备皮。

  3.患肢准备

  ⑴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www.med126.com/shiti/亦可每日浸泡,待肿胀消退至最大限度后再进行手术。

  ⑵渗液多且有慢性炎症者,可用1∶5000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泡,并全身应用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渗液减少,以利手术。

  ⑶患肢充分备皮7日。患象皮肿的下肢,皮肤粗糙而且存有许多疣状增殖或增生结节,皮肤还有许多皱褶,清洗时必须用软毛刷蘸肥皂水刷洗干净。如皮肤未刷洗干净就急于手术,必将使植皮区感染,影响皮片存活,造成手术失败。

  4.造影检查 根据病人情况和具体条件,可采用淋巴管造影;必要时作静脉造影,以排除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麻醉]

  连续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⑴外观

⑵前侧切口

⑶内侧切口

  以右小腿象皮肿为例。患肢上止血带,皮肤消毒,按皮肤切口沿计划线。在胫骨结节下方3cm处环形大锯齿状切口,并在两侧各切除一三角形皮肤。沿小腿内侧由上向下纵行切开皮肤,上端与环形切口连接,下端到内踝后缘。再切开患肢足背皮肤,足的内、外两侧切线,在跟骨结节后缘上方相交[图1 ⑴~⑷]。

www.med126.com/wsj/

⑷后外侧切口

⑸剥离皮肤,制成中厚皮片

  切开皮肤后,分离皮下组织,注意避免损伤小腿内侧的大隐静脉。将小腿皮肤自深筋膜以上完全分离剥下。放松止血带,创面彻底止血。将游离下来的大块皮瓣切除其角化增生和糜烂溃疡部分,剩余部分切取中厚皮片备用。[图1 ⑸]。

⑹对拢缝合大皮片

  估计创面大小,如制备的中厚皮片不足以闭合创面时,可另从供皮区切取。把准备移植的皮片对拢缝合成为大皮片[图1 ⑹],覆盖在小腿创面上,与创面周围皮肤作间断缝合[图1 ⑺ ⑻]。皮片对拢的缝线应避免处在一条直线上,以防瘢痕挛缩,影响肢体功能。植皮结束后,用厚层敷料加压包扎,患肢用上、下石膏托固定。

⑺覆盖小腿创面

⑻缝合固定

图1 下肢象皮肿手术

  [术后处理]

  1.严格卧床休息。抬高、固定患肢以避免水肿。

  2.合理应用抗生素。

  3.如创面无渗出,也无感染,可在术后10~14日换药、拆线。拆线后仍用厚层敷料加压包扎,用石膏托固定,1个月后拆除。

  4.术后4周方可下地活动。患肢应长期用弹力绷带自趾端向上紧绕到膝下,或用长腿医用弹力袜,以防止肿胀。6~8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因在淋巴回流未完全建立前,过早的重体力劳动,易使病情复发。

  5.加强营养。

  6.对于局部复发的病例,可择期再行切除和植皮手术。

 

相关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图片51
 药物化学作业习题: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
 临床检验基础参考文献: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分
 内科学图片库:胃癌X线照片早胃癌1
 病理生理学教学日历:12-13学年第一学期
 生理学授课录像:第一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