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针灸学-电子教材上篇 针灸理论:第一章 经络总论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上篇 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概指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经络系统中有经气的活动。所谓经气(meridian-Qi),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临床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的组成列表1—1如下。

表1—1  经络系统组成

  手太阴肺经………列缺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手少阴心经………通里

&n执业医师bsp; 手阳明大肠经……偏历

  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手太阳小肠经……支正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丰隆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太阳膀胱经……飞扬

足太阴脾经………公孙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蠡沟

足少阴肾经………大钟

 督脉…………………………… 长强

经脉  任脉…………………………… 鸠尾

    冲脉

奇经八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经络  阳跷脉

系统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十二皮部

十四经脉之络

十五络脉

脾之大络 ……………………… 大包

络脉   孙脉

 浮络   遍布全身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the twelve meridians)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及循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阴经,属六腑及循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根据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阳明、太阳、少阳。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

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并具有明确的属络表里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脏腑相表里。一经配一脏(腑),一脏配一腑,阴阳配对,这样就形成了脏腑阴阳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余皆仿此,详见表1-2。具有属络关系的脏腑与经脉以及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在体内,十二经脉除与六脏六腑有特定配属关系外,还与相关脏腑有联系;在头身,十二经脉还与其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临床上辨证分经、循经取穴,以此为依据。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详见表1-2。

 

 

 

表1-2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

经脉名称  联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中,挟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环口挟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挟咽,系目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  循喉咙,挟舌本

  入肺中,络心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挟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衔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循行衔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见表1-3)。

 

 

表1—3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衔接规律表

www.med126.com
交接
交接
交接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心中交接 

交接
交接 交接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目内眦
交接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顺序见表1-4。 

表1—4  十二经脉循环流注表

大肠经肝经肺经 

中焦
 

肾经
小肠经
膀胱经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the eightextra meridians),指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偶关系,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联系密切,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脉之海”;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海”;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奇经八脉除带脉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若喻十二经脉如江河,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奇经八脉具体的循行分布和功能见表1-5。

表1-5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脉  名   循行分布概况   功 能

 

任  脉 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  脉 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带  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  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

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或“血海”

阴维脉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  调节六阴经经气

   喉合于任脉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  调节六阳经经气

会合于督脉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

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

内眦与阴跷脉会合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十四经脉循行分布见图1-1。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the fifteen collaterals)。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手太阴别络从列缺分出,别走手阳明;手少阴别络从通里分出,别走手太阳;手厥阴别络从内关分出,别走手少阳;手阳明别络从偏历分出,别走手太阴;手太阳别络从支正分出,别走手少阴;手少阳别络从外关分出,别走手厥阴;足阳明别络从丰隆分出,别走足太阴;足太阳别络从飞扬分出,别走足少阴;足少阳别络从光明分出,别走足厥阴;足太阴别络从公孙分出,别走足阳明;足少阴别络从大钟分出,别走足太阳;足厥阴别络从蠡沟分出,别走足少阳。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分布极广,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the twelve divergent meridians)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在头项部合于六阳经脉,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此外,由于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故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the twelve muscle regions)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如《灵枢·经筋》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the twelve cutaneousregions)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体机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近现代临床常用的皮肤针、穴位敷贴法等,均以皮部理论为指导。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在论述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内脏与体表的特定联系,说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对应关系。掌握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经络分布的特殊规律和气血运行的特殊状况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标本

“标本” (root and branch of meridian )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意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意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根据《灵枢·卫气》所载十二经脉标本的位置,结合相应腧穴列表1-6如下。

表1-6  十二经脉标本

本  标

十二经脉

部  位  相关腧穴  部位  相应腧穴

足太阳   跟以上5寸中 跗阳 两络命门(目)   睛明

足少阳   窍阴之间  足窍阴  窗笼(耳)之前   听会

足少阴   内踝下上3寸中  交信、复溜 背俞与舌下两脉   肾俞、廉泉

足阳明   厉兑   厉兑 颊下、挟颃颡  人迎

足厥阴   行间上5寸所 中封 背俞 肝俞

足太阴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阴交  背俞与舌本 脾俞、廉泉

手太阳   外踝之后  养老 命门(目)之上1寸  攒竹

手少阳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中渚 目后上角、目外眦 丝竹空

手阳明   肘骨中上至别阳  曲池 颜下合钳上    迎香

手太阴   寸口之中  太渊 腋内动脉   中府

手少阴   锐骨之端  神门 背俞 心俞

手厥阴   掌后两筋之间2寸   内关 腋下3寸   天池

二、根结

“根结”(positionof starting and gathering of meridian-Qi)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元·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灵枢·根结》记载了三阴三阳的根与结。详见表1-7。

表1-7  三阴三阳根结

经脉根(井穴)  结

 


太阳 至阴 命门(目)

阳明 厉兑 颡大(钳耳) 头

少阳 窍阴 窗笼(耳)

太阴 隐白 太仓(胃)………腹

少阴 涌泉 廉泉……………头颈

厥阴    大敦 玉英、膻中………胸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反映出“根”与“结”之间经气流注较为集中。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头身部穴位治疗四肢疾病有其生理基础,为临床治疗“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气街

“气街”(Qi-streets)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

《灵枢·卫气》对气街有较详细记载:“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由此可见,气街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是其核心内容。气街理论主要阐述人体头、胸、腹部前后联系的径路问题。临床常用的俞募配穴、前后配穴以及偶刺法等,均以气街理论为立法依据。

四、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海”是江河之水归聚之处。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故《灵枢·海论》指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的部位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外,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

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出经络具有传 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篇》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二)指导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三)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输”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相关文章
 生理学电子教材:第十二章 生  殖
 解剖学(专科)授课录像:第二课
 生理学教学计划
 临床检验基础授课教案: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实验四 阴道分泌物检
 内科学授课教案:肾病肾病内科见习教案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