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教案: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课程名称 医学微www.med126.com/shouyi/生物学

授课题目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授课重点难点

一、致病、感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

二、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

三、细菌特异性免疫概况:胞外菌、胞内菌、外毒素

四、感染源、几种临床常见的全身性感染

五、带菌状态

六、检查

授课内容与时间分配

一、细菌的感染与免疫:60’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含义

(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存在于人体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腔道内,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无害,有些还有利的微生物群。

1.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2.条件致病菌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

寄居部位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3.医院获得性感染:医生与病人、医疗器械、病人正常菌群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菌的致病作用决定于毒力、数量和侵入门户

毒力:致病性强弱程度。

表示: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LD50,ID50)

构成:1.表面结构——荚膜

2.侵袭力——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

3.毒素——内毒素和 外毒素

(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结构:皮肤粘膜、正常菌群、特殊屏障(血脑、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

体液因素:补体——旁路途径由内毒素、酵母多糖等活化

溶菌酶——G+

防御素

乙型溶素——G+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胞外菌:体液免疫

调理作用、中和外毒素、激活补体、IgA抑制定植

胞内菌:细胞免疫

CD4+Th1、IL-2、IFN-γ、TFNβ

(四)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外源性感染

病人、带菌者(健康、恢复期带菌)、病畜和带菌动物

内源性感染

2.传播方式与途径

3.感染的类型

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

全身感染:毒血症菌血症医学检验网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40’

(一)检查方法

1.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药物敏感试验等

3.血清学诊断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

(二)防治

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

1.主动免疫:

自然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多糖疫苗

2.被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细胞

免疫制剂

小结复习思考题

1.细菌侵袭力包括哪些方面?毒力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3.类毒素的概念及其用途。

4.何谓带菌者。

5.试述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概念,举例。

6.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的定义及相关意义。

7.人工免疫的概念,种类及比较。

相关文章
 天热药物化学电子教材:第四章
 临床检验基础考核:试卷1试卷
 人体解剖学授课教案:理论授课教案总论、运
 人体解剖学授课教案:实验授课教案感觉器
 核医学教学方法
 医学生物学网络教学:实验报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