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医妇产科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二十八章 计划生育: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与并发症处理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与并发症处理

一、新婚夫妇 考虑其短期避孕要求及避孕对今后妊娠可能发生的影响,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而多采用其他工具避孕法或药物避孕。如采用药物避孕,则在计划妊娠前3~6个月时停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二、有一个子女的夫妇  应采取各种长期避孕措施,如放置宫内节育器,服用各种长短效避孕药等,一般不做绝育术。

三、有两个或多个子女www.med126.com/shouyi/的夫妇  可采用各种避孕措施,最好行绝育术。

四、产后和哺乳期的妇女  因卵巢功能低下多有闭经,为不影响其内分泌功能,不宜选用药物避孕,而多采取工具避孕法。

五、围绝经期妇女 仍有可能排卵,必须坚持避孕。最好选用工具避孕或阴道局部用避孕药,不宜采用甾体激素类避孕药或重新放置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措施。

六、计划生育措施并发症及处理

㈠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处理

1.宫内节育器嵌顿  指节育器部分或全部嵌人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甚或其尖端突出于子宫浆膜下层。

⑴诊断要点:下腹坠痛,经治疗后无好转;不规则阴道流血;取环时发生困难;B超检查呈环嵌顿反应;子宫碘油造影显像嵌顿。

⑵预防:放置节育器时动作轻柔,节育器型号选择适宜,勿过大。

⑶处理:嵌于子宫内膜者,先用刮匙刮除内膜再取器;累及浅肌层者,可自宫颈口钳住节育器轻轻外拉,如为金属单环或麻花环可用取环钩钩住环下缘,牵出环丝,自一侧近端剪断,牵拉另一端,轻轻将环丝抽出,嵌入子宫肌壁深层或浆膜下者,定位后开腹取出。

2.子宫穿孔  即放、取节育器时,手术器械穿破子宫进入腹腔,或可能将节育器直接放入腹腔。

⑴诊断要点:术中发生急性腹痛;探针在宫腔内未探及节育器;宫腔深度大于术前测量的大小;腹部透视时可见节育器距宫腔甚远;B超检查示节育器位于子宫腔以外。

⑵预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术动作熟练轻柔;哺乳期子宫壁软薄者可先注缩宫素,在子宫收缩状态下放置。

⑶处理:已穿孔并有急腹症表现者,立即手术,修补子宫,取出节育器;事后确诊者,根据情况行穹窿切开术、腹腔镜下或开腹手术取出节育器。

3.盆腔炎 指放器后近期或远期发生盆腔炎或盆腔脓肿

⑴诊断要点:有放、取节育器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同盆腔炎。

⑵预防:注意节育器及操作器具的消毒灭菌,严格遵守手术无菌操作规程;术中节育器及器械勿接触外阴、阴道壁而直接进入宫腔;阴道炎宫颈炎患者,须治疗后方可放置;原有盆腔炎者为放置禁忌证;经期注意个人卫生,勿行性生活、盆浴及游泳。

⑶治疗:并发感染或化脓性感染者同盆腔炎中西医治疗。

㈡药物避孕并发症及治疗  参见前述(第一节避孕二、药物避孕法㈣药物副反应及治疗)内容。

㈢输卵管绝育术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高级职称考试网; 参见前述(第一节避孕四、输卵管绝育及复通术㈢输卵管节育术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1.输卵管结扎术后综合征)内容。

㈣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  参见前述(第二节人工流产一、人流负压吸引术㈥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诊断与防治)内容。

相关文章
 危重病医学授课教案:第11章
 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鼻饲术
 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皮下注射
 中医骨科学授课教案:第四章 辨证诊断
 中医药学概论多媒体课件:下篇各论第二章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教案:第二十九章 深部感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