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药学 > 正文
来咪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年份
laih miev
别名
锯藤、锯锯藤
来源
大麻科植物葎草 Humulus 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体有倒生钩刺。单叶对生,叶形近肾状五角形,直径7~10厘米,掌状3~7深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有黄色小腺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小,淡黄绿色,排成腋生,圆锥花序;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稳状花序;每1苞片内有花2朵,无花被。瘦果淡黄色;卵圆形,质坚硬。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态分布
生于山地、平地、村旁或沟谷边。产于广西宁明、邕宁、马山、隆林、乐业、凌云、忻城、全州、桂林、贺州、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份。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消肿。
传统应用
感冒发热肺炎肺结核膀胱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和结石、血尿、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天疱疮疮、脱肛、蛇、虫咬伤、毒初起。
用法用量
30~60克,水煎服;鲜用60~150克,捣烂取汁或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洗。
方例
1.砂淋 来咪(葎草)鲜品120~150克捣烂,开水调取汁服。 2.血尿、热淋 来咪(葎革)鲜草60~120克水煎,每天分3次饭前服。
化学成分
全草含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胆碱,天各酰胺及挥发油等[1];挥发油主要含β-葎草烯,丁香烯,α-(王古)(王巴)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和γ-毕澄茄烯等[2]。球果含葎草酮,蛇麻酮[1]。叶含水犀草素-7-葡萄糖甙,0.015%大波斯菊甙,牡荆素[3]。
药理
1.抗菌作用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蛇麻酮和葎草酮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蛇麻酮的抑菌浓度为1:100000~1:1000000之间,而葎草酮的抑菌作用较弱[2,3]。蛇麻酮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的抑菌浓度为25μg/ml[4],对感染结核杆菌H37Rv小鼠,肌内注射或灌服蛇麻酮连续30d,可使感染小鼠肝、心肺和脾等脏器病灶内的抗酸杆菌数显著减少[5]。蛇麻酮和葎草酮对革兰阴性菌、酵母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均很微弱或无效[6,7]。
2.毒性  小鼠肌内注射蛇麻酮LD50为600mg/km,1~2h内死亡。每日肌内注射60mg/kg共4星期,未见明显的有害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肝脏小范围白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变性病灶,以5%阿拉伯胶恳液灌胃1500mg/kg,1h内小鼠死亡一半[5]。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教研室:《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867O。
[2]Naya Y,et al.C A,1971,74:57199d.
[3]有富正和:《药学杂志》(日),1962,82:1331。
药理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313。 [2]Salle A J,et al.Proc Soc Exp Bilo Med,1949,70:409. [3]Lewis J C,et al.J Clin Invest,1949,28(5):916. [4]Yin-Chang Chin,et al.J Clin Invest,1949,28(5):909. [5]Yin-Chang Chin,et al.Proc Soc Exp Biol Med,1949,70:158. [6]Salle A J,et al.Proc Soc Exp Biol Med,1949,70:409. [7]Lewis J C,et al.J Clin Invest,1949,28(5):916. [8]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313。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