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完美收官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杨宗河在2016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十三五”期间乘势而上、再创新高奠定了基础。
五年来,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状况显著改善。全市所有二级医院、47所乡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更新改造,市立医院东西两院区建设、市中医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迁址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楼建设、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麻风村新建等数十个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扩充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强了服务供给能力。
五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管理机制趋于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医疗服务费用稳中有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容、增资,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卫生信息化“云”平台功能日益完善,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了预约诊疗,医疗卫生的公平与效率同步体现。
五年来,“枣庄卫生”影响力明显增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两纵三横”模式3次向全国介绍经验;援外、援疆医疗队先后受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表彰;成功处置了山东省首起H7N9禽流感疫情并实现“零死亡”,传染病防控“321”模式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在国内率先建立业务、区域“双纽带”纵向联合的公共卫生医联体;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擦亮了“城市窗口”,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一批国内“名院、名校、名医”与我市合作共建附属医院、学术成果孵化基地、实验室、工作站,共享科研项目和学术资源,带动了全市医疗临床及科研水平迅速提升。
总得来看,“十二五”是我市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群众受益多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发扬。同时,我们也要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保持更加清醒的认识:一是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快阶段,禽流感、结核、寨卡病毒病等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潜在威胁日益显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威胁也在不断加大,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健康的影响更加突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及群体性事件对医疗卫生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因素仍然存在,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不协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不协调,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协调,中西医发展不协调,公平与效率不协调等。特别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够科学,取消药品加成后补偿渠道尚不完善,随着工资性支出增加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员、运行成本将明显上升,一些医院可能面临收不抵支、亏损运行的风险。三是随着改革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会陆续浮出水面,妥善化解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何在保证医疗卫生公益性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四是实现卫生计生系统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我们既面临着卫生计生事业改革的整体任务,又面临着主管部门自身改革的局部任务,既面临深化医改的压力,又面临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推进计生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必须坚持大政方针和医改方向,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更大的决心、智慧和勇气承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宣传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