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常见的九疾病概述
-----
一 、口
丝虫病 这种病由飘游口丝虫所引起,在春、秋两季容易发生,水温在15至25℃时大量寄生于体表时造成粘液分泌增加,形成乳白色附着物,又称白云病。病鱼常呈现行动迟缓,群聚于池塘角落不动,似昏睡状,故又称昏睡病;鳃部大量寄生时。增生的粘液阻碍鳃的气体交换功能,金鱼常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可使用福尔马林或孔
雀绿或
食盐药浴处理。二 、粘液孢子虫病 金鱼的粘液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金鱼的鳃部,病因有碘泡虫及单极虫两种,碘泡虫的囊胞常会于鳃丝上形成
肿瘤状附着物,数量多时会将鳃盖顶开无法闭合,又称鳃肿病,单极虫的囊胞较小,不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物,但数量多时会妨碍呼吸功能。粘液孢子虫一般不会直接造成鱼的死亡,但常会有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引起烂鳃病。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现病鱼时,只有淘汰,消
毒鱼池,以免病情扩大漫延。三、烂鳃病 烂鳃病的原因很多,环境水质的刺激、寄生虫的感染与细菌的侵袭感染等皆会造成鳃组织的病变,鳃组织可能只有局部溃烂坏死或全面性的肿胀增生,严重时病鱼食欲丧失,呼吸困难,死亡率极高,治疗时需找出确实病因,并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才能有效控制,并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移动或下重药等紧迫的伤害,以免病情加重。四、烂尾病 或称烂鳍病,多半因为先有寄生虫的寄生或物理性伤害,造成体表鱼鳍等组织受损,柱状菌等二次性病原侵入感染,造成鱼鳍组织等溃烂缺损,治疗时若有寄生虫的感染,需先处理寄生虫,再配合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控制细菌性的感染。五、红斑病 本病是由产气单胞菌所引起,为一种条件性病原菌,普遍存在于水中,水质恶化、缺氧、密饲、水温剧变及运输紧迫等各种环境水质不良因素是本病爆发的诱因,病鱼常有
菌血症并随伴着出血症状,或
腹水,肿胀,立鳞等症状,近几年来已有抗药性的强毒菌株出现,感染鱼只常有高死亡率。治疗时需使用抗生素或抗菌剂等并配合水质环境改善。六、溃疡病 或称寄孔病,与产气单胞菌或柱状菌等的感染有关系。多半因为鱼只的体表因捕捞运输或寄生虫的寄生等造成伤口,再隆起潮红,接着鱼鳞脱落。露出溃伤口,有时可深入肌肉层甚至露出内脏或骨骼,病变部除溃烂坏死组织外,常伴随有水霉菌或钟形虫等的感染。常发生于低水温期,有时候夏季水温回升后可自然痊愈,治疗时可局部消毒伤口,并配合抗生素的给予。七、水霉菌 水霉病又称覆棉病或水生菌病,由水霉菌感染所引起,水霉菌只为附生于受伤坏死的组织上,鱼只多半因为捕捞运输或寄生虫的感染或其它慢性病等,使体表组织先有受损坏死病变,水霉菌再附生感染,病变部会有污秽状棉絮物附着,常随伴着钟形虫等的附生感染,处理时可使用甲基蓝、孔雀绿或福尔马林等来控制水霉菌,并配合治疗其它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八、翻覆病 又称鳔病,病鱼的
鱼鳔常充满气体无法调节,鱼只无法正常游泳摄食,使腹面朝上翻覆于水面,发病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与喂饲食的饲料颗粒太小及慢性发炎等造成鳔管阻塞等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饲养方法及增强水流强度可减少发病机会。九、
脂肪瘤 脂肪瘤为一种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病鱼体表可观察到肿瘤状的增生物附着,不会影响鱼只的食欲和活动,也不会造成死亡,尚无有效的药物的治疗可治疗,可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在消毒伤口,但很容易再复发。看来饲养金鱼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主人要随时注意水里的这些小生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