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鱼养殖技术
-----
斑鱼养殖苗种来源与人工繁殖 我国养殖
石斑鱼的苗种主要钓捕自自然海区,从浙江至海南沿海有赤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苗种分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苗种已供不应求。所以,近些年石斑鱼的人工繁殖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国外已于1960年取得了赤点石斑鱼的人工育苗的成功。我国的石斑鱼人工繁殖工作,1985年6月在福建孵化获得了赤点石斑鱼仔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1986年4月取得了鲑点石斑鱼人工繁殖的初步成功。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86年10月获得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的人工育苗成功,育苗数万尾,为网箱养殖和近海放流提供苗种来源。在香港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始于1977年。台湾省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在石斑鱼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很出色,培育出大批量苗种。 现以赤点石斑鱼为例对有关问题论述如下:石斑鱼养殖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可选自人工养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区的。雌鱼选择体重0.5~1kg,腹部膨大而柔软者; 雄鱼选择体重1.5kg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雌雄性亲鱼按1:1~3比例搭配。由于石斑鱼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类,6龄才转化为雄鱼,再因过度捕捞,在自然海区的生殖群体 (reproductive population) 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调现象,在养殖条件下培育高龄大个体雄性亲鱼时间长费用也高。所以,在亲鱼选择中的难题是性腺成熟的雄鱼不易获得。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采用外源性激素 (exogenous hormone) 17α甲基睾酮 (17αMT) 诱导雌雄同体的赤点石斑鱼提早3~4龄性转变为有生殖功能的雄性亲鱼,并观察到17αMT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而且还影响卵原细胞 (oogonial cell) 增殖和分化。对2~4龄鱼 (以2龄为主) 投喂50d (46次) 药饵 (17αMT药片研成粉末均匀拌入鱼糜中投喂),每次剂量约5mg/kg体重,累积量241.3mg/kg体重,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93.5%,受精率81.1%,胚
胎发育正常。为解决雄性激素药饵投喂法因摄饵量不均造成的 “性转变” 效果不稳定和每天投饲费工费时等问题,采用将17αMT植入鱼体的雄性激素埋植法来诱导石斑鱼提早 “性转变”。17αMT次性埋植3~7龄性成熟的巨石斑鱼雌鱼体内,50~90d后转变为功能性雄性亲鱼,使巨石斑鱼 “性转变”过程提早5~6年。用它们精液得到的受精卵的受精率为73%、孵化率97%,仔鱼发育正常,能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试验研究还表明,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雌性高龄鱼的 “性转变” 时间比低龄鱼短,且较易获得释精的变性雄鱼。因此,在人工繁殖中应尽量选择较高龄的、个体较大的雌鱼作变性处理,效果较好。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鱼比较难得的问题,还可应用超低温 (196℃) 冷冻法保存精液的技术,在液氮罐中冷冻保存2个月后的精液仍具有相同于鲜精的活力,不影响人工繁殖的效果。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亲鱼性腺的成熟度,所以在诱导产卵前,加强亲鱼的培育,促其性腺发育,至关重要。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1986) 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 (strengthenedcultivation),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获得优质的受精卵。亲鱼在产卵前半年多时间,培育于海上网箱内投喂小杂鱼,并定期投喂一定比例的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取得了赤点石斑鱼室 内自然产卵的成功。石斑鱼催产 选择好的雌性亲鱼,用细塑胶管 (口径1.0~1.2mm) 或挖卵器自产卵孔插入约3~5cm深吸出卵粒,置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熟程度,卵粒易分离,蛋黄色,饱满,卵径0.3~0.5mm,加透明固定液后核已偏向动物极,为成熟度较好。雄性亲鱼轻轻压腹部有少许精液流出者成熟良好。石斑鱼精液量少,检查成熟度时切勿挤压太重。催产剂 (pitocin) 有
鲤鱼脑垂体 (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 和LRHA+PG的混合物等4种。剂量为雌鱼用PG10~12mg/kg体重,或HCG 1 000IU/kg,或LRHA60μg/kg。以上剂量一般分两次胸腔注射,第一次注射量占总量的2/3,两次间的间隔时间在水温25~26℃时为24h左右。雄性亲鱼注射剂量是雌鱼的一半,均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进行。注射用水为0.6%
氯化钠溶液,将催产剂溶解或制成悬浊液。注射液量以每尾亲鱼一次注射1~2ml为度。赤点石斑鱼脑垂体发育与性腺的关系密切,在性腺成熟时一种直径为10~12μm的小型嗜碱性细胞遍布于整个腺垂体。当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 诱发催产时,这种小型嗜碱性细胞对LRHA发生应答反应,提示该种细胞即是LRHA的靶细胞。人工授精和石斑鱼自然产卵受精 赤点石斑鱼人工授精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 宜采用干法授精法。在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剂后10~13h即可采卵,由上而下轻压雌鱼腹部,将成熟鱼卵挤入消毒过的白瓷碗中,反复5~6次后即可将亲鱼轻轻放回亲鱼蓄养池中。随即再用同样方法将雄鱼精液挤入白瓷碗的卵堆上。石斑鱼精液很少,连挤5~6次总计也不过1~2ml,但已足够。待最后一次挤精后即用消毒海水浸湿过的净洁羽毛将碗中卵和精液搅拌均匀,约1~2min后加少量消毒海水,继续搅拌5min后倾倒置消毒过的小脸盆中,加消毒的海水轻轻搅匀,静置片刻。所有受精卵都漂浮在水的中上层,死卵或未受精卵 (unfertilized egg)沉淀于底部,弃之。用消毒过的海水洗净受精卵,除去多余的精子,以避免多精受精。将受精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人工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杀害精子。由于石斑鱼是分批产卵 (batch spawning) 鱼类,有连续多次产卵 (multiple spawning) 的生殖特点。如果为亲鱼创造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的环境条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时常出现的卵子过熟或不够成熟的弊端,也可以减少因捕捞和挤卵、挤精液造成的对亲鱼的伤害。所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1986) 采用强化培育石斑鱼亲鱼的方法,促进亲鱼自身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产剂而能自然产卵受精,从而获得了优质受精卵,提高了仔鱼成活率,降低了畸形率。自然产卵方式优于人工催产授精。产卵时适宜水温25~27℃,海水盐度32‰~35‰,pH7.8~8.5,产卵池面积20m2,水深约1.5m,池上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50L/min。石斑鱼孵化 石斑鱼产浮性卵,孵化在环道孵化器或孵化缸中进行。孵化时鱼卵密度为50~100粒卵/L海水,水流速度以能使鱼卵或仔鱼漂浮为度。孵化用水必需清新,需经过沙滤和紫外光杀菌。水温保持在25℃左右,盐度30‰~33‰,保持稳定,变化不能大。孵化过程中需适度充气,充气量太大或太小都不好,使海水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孵化中尽量清除死卵,以防水质变坏。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卵在以上条件下,自产卵受精后经过24h可以孵出。石斑鱼繁殖杂交育种 我国石斑鱼杂交育种研究始于70年代末,先后取得了赤点石斑鱼和镶点石斑鱼[E.amblycephalus(Bleeker)] 杂交试验,赤点石斑鱼 (♂) 和青石斑鱼 (♀) 杂交试验的初步成功,获得了具有生长优势的 “青红斑”。为了给石斑鱼杂交育种提供基础资料,还研究了青石斑鱼染色体组型和六带 石斑鱼 [E.sexfasciatus (Valenciennes)] 染色体组型。石斑鱼养殖苗种培育 石斑鱼的苗种培育 (seed rearing),目前都还处于试验阶段。根据现有资料,将赤点石斑鱼 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培育条件 容器: 常用玻璃钢水槽、水泥池或网箱。容积0.5~50m3,水深1~2m,容器呈圆形或长方形; 光照: 避免阳光直射,用遮光帘控制光照强度在 (2~3)×104lx以下; 水温: 适宜水温为24~28℃,应防止日夜水温的剧变; 水环境: 环境安静,水质清新,微流水,最好是持续供应经过滤的海水,pH7.8~8.4,溶氧量5mg/L以上;放苗密度:前期培育鱼苗,小水体放苗2万~10万尾/m3,大水体1万~3万尾/m3,后期培育密度应适当减小。全长10mm时不大于1万尾/m3,超过10mm后为500~1 000尾/m3。饵料系列 仔鱼孵出后第4d起开口,但卵黄囊尚未消失,处于内源性营养与外源性营养并存的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消失后就出现仔鱼危险期。如不能及时提供足量的适口饵料,仔鱼就会大量死亡。青石斑鱼自卵黄囊期仔鱼到幼鱼的发育过程大抵有三个饵料转换期: 卵黄囊期仔鱼到晚期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到外源性营养 (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 的转换期; 晚期仔鱼末 (全长9mm以上) 到稚鱼期,由食小型浮游动物到食大型浮游动物的转换期; 稚鱼后期和幼鱼期 (全长20mm以上),是向底栖饵料 (鱼、虾、贝肉) 为食的转换期。与其相对应的饵料系列是:
牡蛎受精卵和幼体 (仔鱼开口至10日龄,投饵密度1~30个/ml) →轮虫 (4~25日龄,0.2~18个/ml) →卤虫幼体 (15~35日龄,0.1~3.5个/ml) →桡足类、卤虫成体 (24~45日龄,1~10g/m3) →糠虾和鱼、虾、贝肉糜 (45日龄以上,糠虾1~140g/m3,鱼、虾、贝肉糜5~122g/m3)。由于牡蛎受精卵及担轮幼体大批量供应有困难而限制了石斑鱼苗培育的规模,现已用S型和SS型超小型轮虫取代之,作为石斑鱼苗的初期饵料。在仔鱼开口前数小时,投放S型轮虫10个/ml。赤点石斑鱼孵出后第4~8d的仔鱼,对轮虫的摄食量在日出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摄食高峰出现在13:00~15:00时,光照强度为1 200~2 100lx。这个阶段的日平均饱食量为19.6~44.2个轮虫,日均摄食量为109.6~247.8个轮虫。饲育100万尾仔鱼,从开口到8日龄,每天至少要供应 (1~2.5)×108个轮虫。在上述投喂浮游动物期间,应采用 “绿水” 技术,在水体中加单胞藻,密度维持在 (10~25) ×104个细胞/ml,以强化培育、改善水质和水体生态环境。日常管理 前期培育的头7~10d最好采用静水微充气培育。加 “绿水” 时,添加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因藻类繁殖过剩而导致仔鱼气泡病 (gas bubble disease) 的发生。静水培育期间,每天都应定时换水,换水量为苗种培育容器容量的1/4逐步增至1/2。注意清底,每日定时进行。全长7mm以上的仔鱼会发生互相残食现象,从而大大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为了避免互相残食现象的发生,应采取一系列培育措施。首先是应按仔鱼大小进行分池培育,每隔5~7d分选一次; 其次是提高投饵的频度,每日投饵4~5次; 第三是应合理培育密度,全长约10mm仔鱼小于10 000尾/m3,全长超过10mm时为500~1 000尾/m3; 第四是在水体中设置掩蔽物,如挂悬
海藻或底部投放塑料管等可减少互相残食。此外,在石斑鱼苗种培育管理中还应根据它们在不同的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分布水层、生长和食性等特点合理安排,妥善处理。幼鱼期转营底栖生活,有时会出现群体过度集中的现象。保持流水培育,调节水温,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石斑鱼成鱼养殖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 (cage culture)、池塘养殖 (pond culture) 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石斑鱼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 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 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m以上; 潮流通畅,流速适中,使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0.75m/s为好; 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日数不少于200d; 水质清新,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5mg/L以上。不受农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m以上; 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石斑鱼养殖季节 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闽沿海是5~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11月,海南是3~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cm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750g需要16~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5月份投放体长10cm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150~200g。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5月份投放体重200g的大规格鱼种 (large fingerling),到入冬前可养到500~700g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1.5kg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上市的规格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要大些。石斑鱼养殖密度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 (stocking density),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70尾/m3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m×3m×3m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m3和30尾/m3时生长得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m3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m3,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 (food coefficient) 大大增大,存活率明显下降。证明60尾/m3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研究表明,尾重 100~150g的放养密度以90~70尾/m2 (10kg/m2) 为宜。石斑鱼投饲饲料与投饲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下杂鱼 (trash fish)。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下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饲系数波动在5~12。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 (Temminck et Schlegel)] 作饲料的投饲系数较低,而眼镜鱼 [Mene maculata(Bloch et Schneider)] 的投饲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试验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hard pellet)。从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 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 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湿性团状饲料喂养似鲑石斑鱼 [E.salmanides (Lacépède)] 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得最好。以白鱼粉及
酪蛋白为蛋白源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似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为50%。石斑鱼肌肉
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 amino acid) 的组 成模式为:
赖氨酸:亮氨酸:
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制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9.9和109.6mol/L,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 (pellet food) 的粒径不宜小于6mm,颗 粒太小食欲不高。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24h。所以,在南海海域5~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11时进行。11~12月、3~4月每二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4d投饲一次。每次的投饲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每次投饲时,应分批缓缓遍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残食污染环境,因为石斑鱼绝不吃沉底之食物。投饲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饲,保持水质的良好。科学管理 合理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通畅。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洗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 (omnivorous fishes)。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 (fouling organism); 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激发石斑鱼食欲; 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做好安全工作。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以利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养 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