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猪到出栏要驱几次虫
生长猪到出栏要驱几次虫
-----
猪寄生虫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小猪场危害严重,即使在治理良好、设备先进的大型猪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因它在大多数猪场或猪群没有造成明显大量的死亡,往往易被忽视,这种间接损失可能会占据经济效益的很大一部分。据调查,从仔猪到出栏,驱虫良好的猪每头可多得20~40元的回报。现今兽医科学对猪的主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生活史、发生和感染规律等已经十分清楚,但许多猪场对寄生虫病仍未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其原因一者是对猪寄生虫病的危害熟悉不足;二者是对药物选择不当和防治方案不完善。只有把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才可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理想水平,所以必须做好猪寄生虫病的防制工作。1猪驱虫药物的种类及选择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驱虫药主要有以下几类:1.1有机磷酸酯类系低毒有机磷化合物,常用做杀虫药和驱虫药,主要有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等,其中以敌百虫应用较多。敌百虫为广谱驱虫药,对多种猪消化道线虫,如猪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均有驱除作用,外用还可杀灭体外寄生虫,如螨、虱、蚤、蜱等。敌百虫每次按80~100毫克/千克体重混料投服,外用可按1浓度涂擦或喷雾。但敌百虫毒性较大,安全范围窄,使用时注重勿超量,妊娠猪及胃肠炎患猪禁用,并不要与碱性药物配合应用。由于此类药物毒性和副作用较大,而且驱虫效果不够理想,所以近些年使用者逐渐减少。此药的停药期为7天。1.2脒类化合物为合成的接触性外用广谱杀虫药,主要使用的是双甲脒,为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几乎不溶解,所以多制成乳剂应用,如双甲脒乳油(特敌克)。它对各种螨、虱、蜱、蝇等均有杀灭作用,且能影响虫卵活力,对人、畜无害,外用时,可做喷洒、手洒、药浴等。使用时配成0.05溶液,常用于猪体及畜舍地面和墙壁等处。此药停药期为7天。1.3咪唑丙噻唑类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
左旋咪唑,它属广谱、高效、低毒的驱线虫药,对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内服或注射的剂量均为7.5毫克/千克体重,注射于皮下或肌肉。注射液对局部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时常引起精神不振、流涎、
咳嗽等症状,但假如猪感染有
猪肺丝虫(猪后圆线虫)时,流涎、咳嗽有助于加速虫体的排出。此药的停药期为7天。1.4苯丙咪唑类属于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此类药物有多种,但在兽医临床使用最广的是
阿苯达唑(又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还有芬苯达唑、甲苯达唑等在临床上应用,有的制成复合制剂使用。此类药物对许多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驱除效果,并对某些线虫的幼虫有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阿苯达唑给猪内服量为10~30毫克/千克体重。阿苯达唑适口性较差,混饲投药时应每次少添,分多次投服,该药有致畸的可能性,应避免大量连续应用。此药的停药期为14天。1.5大环内酯类此类驱虫药属于较新的广谱、低毒、高效的药物,其突出优点在于它对畜禽体内、外寄生虫同时具有很高的驱杀作用,它不仅对成虫,还对一些线虫某阶段的发育期幼虫也有杀灭作用。这类药物在畜禽驱虫药中以阿维菌素类为代表,主要包括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及多拉菌素等。由于猪蛔虫及猪疥螨是各猪场感染率最高、危害最重的寄生虫,所以这种对猪首要危害的内、外寄生虫同时具有驱杀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许多猪场或养猪户对此药的熟悉或使用技术、驱虫方案等,存在熟悉和技术方面的误区,致使这种较为理想的驱虫药,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秀作用。现对此类药物做以下重点介绍,以便在养猪生产中得以正确使用。2阿维菌素类2.1阿维菌素类的驱虫范围阿维菌素类具有可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优点,它对内寄生虫的胃肠道线虫,如猪蛔虫、猪胃圆线虫、猪食道口线虫(结节虫)和
猪毛首线虫(鞭虫)等的成虫和大部分的第四期幼虫以及肺线虫病的猪后圆线虫(肺丝虫)、猪冠尾线虫(
猪肾虫)的成虫都具有驱杀作用,同时对猪体表疥螨和血虱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它们的卵没有杀灭作用。阿维菌素类对绦虫和吸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猪球虫等没有作用。2.2阿维菌素类药物的选择和驱虫方案阿维菌素类驱虫药的剂型有口服剂、注射针剂和外用的浇泼剂等,口服的剂型有粉剂、片剂、胶囊、糊剂等,在这些不同的剂型中,以纯粉制成的0.2或1的口服预混剂较为常用,因此把它混入饲料中内服较为方便。但是,针剂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且在注入皮下后药物与皮下脂肪结合可起到一定缓释作用,这样它除了对已感染的寄生虫起到驱杀治疗作用外,还因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所以还可保护猪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因环境污染、寄生虫而再感染,起到了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再者针剂的投药较口服投药的剂量准确,所以在有条件时最好以使用针剂注射为首选。伊维菌素是在阿维菌素基础上改进的,它的优点是降低了毒性,所以应尽量选用伊维菌素,但是伊维菌素的市售价格略高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猪多用1的制剂,一般可按每10千克体重0.3毫升计算,要用短针头注射于皮下,不要注入肌肉或血管内;国产制剂对局部的刺激略大于进口产品。注射剂的使用程序一般可在猪40日龄左右、后备猪配种前、妊娠猪产前2周时各注射1次,但在感染较重的猪场应在转入育肥舍时增加注射1次,以及繁殖母猪于配种时也加注1次,对种公猪每年注射3~4次。种猪尤其是种公猪患有顽固性疥癣,如局部结有厚痂、久治不愈的,可增加注射剂量和用药次数:每疗程可用1伊维菌素按每10千克体重0.4毫升用量,每隔5~7天注射1次,连续应用直至痊愈。口服粉剂多用0.2预混剂,对小猪群或一次性驱虫时,一般按每30千克体重5克的用量混入饲料中1次性投服。如按全场性驱虫方案并为提高驱虫效果则最好采用分次投服的方法,应根据猪的日龄按每吨饲料拌入0.2预混剂计算:对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种猪分别为1.5千克、2.0千克和2.5千克的用量使用;对感染严重的种猪用量可增加到3.5千克,上述各剂量如折合成纯粉则约为每千克体重为0.1毫克,或每千克饲料含2毫克,使用上述各剂量的猪群均应拌料连续饲喂7天。投药时间应在繁殖母猪分娩前3周和配种前各1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次,种公猪每年3~4次,转入育成舍的仔猪也应投药1次。在制定和执行驱虫方案时要非凡注重,首次驱虫要统一对全场所有的猪(除吃奶仔猪)同时投药,以消灭传染源,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试验,严格的两次全场性驱虫,可将猪蛔虫在环境中的污染率由70降低为接近于零。再者,分娩母猪是所产仔猪感染寄生虫的重要来源,产前的药物驱虫可打破母仔间的传播环节,所以母猪的产前驱虫是控制猪寄生虫传播的要害环节。3给猪药物驱虫的相关问题近几年,猪病已成为我国当前养猪生产的"瓶颈",有些养猪者对寄生虫病控制未纳入保健计划,往往忽视由寄生虫病所带来的损失,对由于寄生虫病而继发其他疾病感染或引起的抗病力下降重视不够。防治猪寄生虫病应以使用化学药物驱杀为主,必须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完整的驱虫方案,在见到虫体(如猪蛔虫成虫)或出现症状(如猪皮肤上的疥螨病变)再进行驱杀则为时已晚,养猪驱虫不可存在随意性。许多养猪场往往存在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同时感染,以及数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现象,在制定驱虫方案时应予以充分考虑。猪寄生虫病属于全年发生的疾病,虽然天暖季节有助于线虫病的发生,潮湿严寒季节猪疥螨发生较多,且疥螨潜藏于皮肤的厚痂皮之下(尤其是种猪)成为疥螨的传染源,但猪寄生虫对猪的侵袭是长年存在的,所以控制猪寄生虫病应是全年性的。种猪是猪场寄生虫病最主要的带虫者,是散播寄生虫的源头,切断种猪群尤其是繁殖母猪对所生仔猪传播寄生虫的环节至关重要,所以应将种猪驱虫置于驱虫方案的首位。对猪的体外寄生虫(如猪疥螨、
猪血虱等)涂擦或喷洒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完全杀灭虫体,而在天气严寒时更难以实施,所以应以使用针剂或口服剂药物为首选。驱虫药应选择使用正式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市售的驱虫药中有用粗制品或药渣做药品出售的,这不仅疗效不好,还发生猪拒食,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和发生中毒的情况。注重猪舍及场内的清洁卫生,中、小猪场可将猪粪堆积发酵,经4~6周可杀灭大部分虫卵。科学的治理全价饲料、良好的营养,可增强猪反抗寄生虫侵袭的能力。